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公路工程模拟试题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试题第一套

来源:233网校 2012年8月28日

3、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 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 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3.事件1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4.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 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5.分析事件3 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1.不合理。应按工程量清单→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2.因为材料原价未变,所以从"价差"分析,材料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率、采购及保管费的增加而引起。物耗管理的办法有: 
(1)量差控制。(或节约降耗、控制物耗) 
(2)量差考核。 
(3)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3.不正确。应采用整修的办法进行处理。 
4.属于三级-般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应在3 天内书面报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5.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须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4、某大桥为三孔一联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梁桥,孔径布置为25+32+25 m ,采用就地浇筑方法施工,CKC门式钢支架,使用组合钢模板。施工单位充分考虑了施工预拱度的因素,并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对支架施加了预压。 
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2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 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在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因管道较多,且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 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问题: 
1、施工预拱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2、哪些因素决定地基的处理方式? 
3、支架是否需要预压?说明理由。 
4、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如何浇筑? 
5、混凝土振捣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1、施工预拱度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2、地基处理的方式根据箱梁的断面尺寸及支架的型式对地基的要求而决定,支架的跨径大,对地基的要求就高,地基的处理形式就得加强,反之就可相对减弱。 
3、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预拱度设置时要考虑张拉上拱的影响。预拱度一般按二次抛物线设置。 
4、不合理,应自跨中向两边连续浇筑。 
5、不合理,因为在预应力管道处,不允许用振捣器运送混凝土,且只能用小直径的振捣器振捣。 

5、某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3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复核测量;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要求包括: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 
(4)…… 
3.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4.在进行桥台后背回填时,承包商发现图纸与合同文件中技术规范要求不一致,合同文件采用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技术规范要求回填为宽度不小于50cm,塑性指数不大于12的土方,而图纸中规定回填为宽度不小于2m的天然砂砾,承包商认为,投标报价是按技术规范进行 的,按技术规范施工符合合同要求,而业主认为按设计图纸施工更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书面明确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承包商必须按设计图进行施工。 
问题: 
1.逐条说明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作法。 
2.完善测量记录与资料的分类、保管、归档的要求。 
3.公路工程常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哪些?测量工具主要有哪些?(分别说出两种即可) 
4.承包商是否有权拒绝业主的这一要求?为什么? 
5.针对业主的此项要求,承包商应该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 
答案: 
1.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 
第(1)小点不正确。应该是: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2人独立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2)小点正确。 
第(3)小点不正确。应该是:测量结束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复核计算进行相互复核。 
2.再增加以下内容: 
(1)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表; 
(2)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测量工具主要指量距尺、温度计、气压计。 
4.承包商无权拒绝业主的这一要求,因为按合同文件规定,业主有权在不违背合同有关条款的条件下可以提出他认为有必要的变更,承包人对发包人提出的变更通知没有拒绝的权利。 
5.承包商应根据合同文件的规定,先要求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确认这是属于工程变更,并根据相关要求,确定工程变更价款,办理相应的工程变更手续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