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背景资料】
某新建住宅小区,单位工程分别为地下2层,地上9~12层,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要求,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管理中做了以下工作:
1、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本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2、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试件制作与送样进行了见证。试验员如实记录了其取样、现场检测等情况,制作了见证记录;
3、混凝土试样送检时,试验员向检测机构填报了检测委托单。
4、总包项目部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每月向检测机构支付当期检测费用。
地下室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发现混凝土墙体、楼板面存在蜂窝、麻面、露筋、裂缝、孔洞和层间错台等质量缺陷。质量缺陷图片资料详见图1-1~图1-6。项目按要求制定了质量缺陷处理专项方案,按照“凿除孔洞松散混凝土-………-剔除多余混凝土”工艺流程进行孔洞质量缺陷治理。

项目部编制的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确定了底板混凝土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明确了后浇带处的基础垫层、卷材防水层、防水加强层、防水找平层、防水保护层,止水钢板、外贴止水带等防水构造要求见图1-7。

【问题】
1、指出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题2项不妥,多答不得分)混凝土试件制作与取样见证记录内容还有哪些?
2、写出图1-1~图1-6显示的质量缺陷名称。(表示为图1-1-麻面)
3、写出图1-7中防水构造层编号的构造名称。(表示为1-基础垫层)
4、补充完整混凝土表面孔洞质量缺陷处理工艺流程内容?
【第1问】
1-1、不妥之处一:试验员如实记录了其取样、现场检测等情况,制作了见证记录。
正确做法:应由见证人员制作见证记录。
不妥之处二:总包项目部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每月向检测机构支付当期检测费用。【该小问考点已过期,新版教材已变更,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单独列支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
1-2、混凝土试件制作与取样见证的记录内容还有:制样、标识、封志、送检等情况。
【第2问】【超纲考点】
图1-1-麻面;图1-2-裂缝;图1-3-层间错台;图1-4-露筋;图1-5-孔洞;图1-6-蜂窝。
【第3问】【超纲考点】
1-基础垫层;2-防水找平层;3-防水加强层;4-卷材防水层;5-防水保护层;6-外贴止水带;7-止水钢板。
【第4问】【超纲考点】
混凝土表面孔洞质量缺陷处理工艺流程: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洒水湿润,涂抹混凝土界面剂,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32、【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中标新建一办公楼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八层,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上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8600㎡。
项目部在开工之后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内容包括质量目标和要求、管理组织体系及管理职责、质量控制点等,并根据工程进展实施静态管理。其中,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关键部位和环节包括: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部位和环节;影响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和环节,采用新材料、新设备的部位和环节等。
桩基施工完成之后,项目部采用高应变法按要求进行了工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其抽检数量按照相关标准规定选取。
钢筋施工专项技术方案中规定:采用专用量规等检测工具对钢筋直螺纹加工和安装质量进行检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要求如下:
1、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
2、受压接头不宜大于75%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体不宜采用焊接;
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宜超过50%。
项目部质量员在现场发现屋面卷材有流淌现象,经质量分析讨论;对产生屋面卷材流淌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
1、胶结料耐热度偏低;
2、找平层的分格缝设置不当;
3、胶结料粘结层过厚;
4、屋面板因温度变化产生胀缩;
5、卷材搭接长度太小。
针对原因分析,整改方案采用钉钉子法:在卷材上部离屋脊200mm~350mm范围内钉一排200mm长圆钉,钉眼涂防锈漆。
监理工程师认为屋面卷材的流淌现象的原因分析和钉钉子做法存在不妥,要求修改。
【问题】
1、指出工程质量计划编制和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工程质量计划中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关键部位和环节还有哪些?
2、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哪些?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的标准规定有哪些?
3、指出钢筋的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问题分2项作答,多答不得分)现场钢筋直螺纹接头加工和安装质量检测专用工具还有哪些?
4、写出屋面卷材流淌原因和分析中的不妥之处。(本问题3项作答,多答不得分)写出钉钉子法的正确做法。
【第1问】
1-1、不妥之处一:项目部在开工之后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
正确做法:项目部应在开工前编制项目质量计划。【该小问考点已过期,新版教材已变更,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不妥之处二:根据工程进展实施静态管理。
正确做法:应根据工程进展实施动态管理。
1-2、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关键部位和环节还有:
1)影响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和环节;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部位和环节;
3)隐蔽工程验收。
【第2问】
2-1、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钻芯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
2-2、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的标准规定: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台下的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1根。
【第3问】
3-1、不妥之处一:受压接头不宜大于75%。
正确做法: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不妥之处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宜超过50%。
正确做法:不应超过50%。
3-2、现场钢筋直螺纹接头加工和安装质量检测专用工具还有:通规、止规、扭力扳手等。【超纲考点】
【第4问】
4-1、屋面卷材流淌原因和分析中的不妥之处:
1)找平层的分格缝设置不当;
2)屋面板因温度变化产生胀缩;
3)卷材搭接长度太小。
4-2、钉钉子法的正确做法:当施工后不久,卷材有下滑趋势时,可在卷材的上部离屋脊300~450mm范围内钉三排50mm长圆钉,钉眼上灌胶结料。
33、【背景资料】
某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由两栋结构类型与建筑规模完全相同的单体建筑组成。总承包项目部进场后绘制了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2所示。项目部针对四个施工过程拟采用四个专业施工队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表2-1。
建设单位要求缩短工期,项目部决定增加相应的专业施工队,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检测试验计划,部分检测试验内容见表2-2。由于工期***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监理工程师要求对检测试验计划进行调整。 项目部编制了雨期施工专项方案,内容包括: 1、袋装水泥堆放于仓库地面; 2、浇筑板、墙、柱混凝土时可适当减小坍落度; 3、室外露天采光井采用编织布覆盖固定; 4、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5m; 5、抹灰基层涂刷水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对主体结构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验收时发现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经协商后采取回弹-取芯法对该批次对应的混凝土进行实体强度检验。 【问题】 1、写出图2的关键线路(采用节点方式表达,如①→②)和总工期。写出表2-1中基础施工和上部结构的流水节拍数。分别计算成倍节拍流水的流水步距、专业施工队数和总工期。 2、写出表2-2中A B C D处的内容。除了施工进度调整外,还有哪些情况需要调整施工检测试验计划? 3、指出雨期施工专项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小题3项不妥,多答不得分) 4、主体结构工程的分部工程验收还应有哪些人员参加?结构实体检验除混凝土强度外还有哪些项目?
【第1问】
1-1、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⑥→⑦→⑧;总工期:3+3+6+6+3=21月。
1-2、基础施工的流水节拍为:3月;上部结构的流水节拍为:6月
1-3、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即:K=3月
专业施工队数:围护及开挖:3/3=1;基础施工:3/3=1;
上部结构:6/3=2;装饰装修:3/3=1。
总施工队数=1+1+2+1=5
总工期:(2+5-1)×3=18月
【第2问】
2-1、A:承载力;B:抗拉强度;C:配合比设计;D:粘结强度
2-2、除了施工进度调整外,还有下列情况需要调整施工检测试验计划:设计变更、施工工艺改变,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变化。
【第3问】
不妥之处一:袋装水泥堆放于仓库地面。
正确做法:袋装水泥应存入仓库。仓库要求不漏、不潮,水泥底层架空通风,四周有排水沟。【该小问已过期,新版教材已变更,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不妥之处二:室外露天采光井采用编织布覆盖固定。
正确做法:室外露天采光井全部用盖板盖严并固定,同时铺上塑料薄膜。【该小问已过期,新版教材已变更,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不妥之处三: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5m。
正确做法: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2m。
【第4问】
4-1、主体结构工程的分部工程验收还应有下列人员参加: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
4-2、结构实体检验除混凝土强度外还有: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及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
34、【背景资料】
某新建学校工程,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由12栋单体建筑组成,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育馆屋盖为钢结构。合同要求工程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施工单位中标后,与甲方签订合同并组建项目部。
项目部安全检查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主要形式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性安全检查、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其中经常性安全检查方式主要有:专职安全人员的每天安全巡检;项目经理等专业人员检查生产工作时的安全检查;作业班组按要求时间进行安全检查等。
项目部在塔吊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吊装构件重量、运输和堆放、使用后拆除和运输等因素。按照《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中“塔式起重机”的载荷限制装置、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和结构设施等一般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
屋盖钢结构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方案规定如下:
1、钢结构构件宜地面组装,安全设施一并设置。
2、坠落高度超过2m的安装使用梯子攀登作业。
3、施工层搭设的水平通道不设置防护栏杆。
4、作为水平通道的钢梁一侧两端头设置安全绳。
5、安全防护采用工具化、定型化设施,防护盖板用黄色或红色标示。
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在装修阶段对现场施工用电进行专项检查情况如下:
1、项目仅按照项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用电管理。
2、现场瓷砖切割机与砂浆搅拌机共用一个开关箱。
3、主教学楼一开关箱使用插座插头与配电箱连接
4、专业电工在断电后对木工加工机械进行检查和清理。
工程竣工后,项目部组织专家对整体工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评分结果见表5-1。专家提出资源节约项和提高与创新加分项评分偏低,为主要扣分项,建议重点整改。

【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作业班组安全检查的时间有哪些?
2、施工现场布置塔吊时应考虑的因素还有哪些?安全检查标准中塔式起重机的一般项目有哪些?
3、指出钢结构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问题3项不妥,多答不得分)安全防护栏杆的条纹警戒标示用什么颜色?
4、指出装修阶段施工用电专项安全检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问题3项不妥,多答不得分)
5、写出表5-1中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空缺评分项,计算绿色建筑评价总得分,并判断是否满足绿色三星标准?
【第1问】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还有: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等。
1-2、作业班组安全检查的时间:班前、班中、班后。
【第2问】
2-1、施工现场布置塔吊时应考虑的因素还有:基础设置、周边环境、覆盖范围;同时还应考虑塔吊的附墙杆件位置、距离及使用后的拆除和运输。
2-2、塔式起重机的一般项目有:附着、基础与轨道、结构设施、电气安全。
【第3问】
3-1、不妥之处一:坠落高度超过2m的安装使用梯子攀登作业。
正确做法:坠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不妥之处二:施工层搭设的水平通道不设置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不妥之处三:作为水平通道的钢梁一侧两端头设置安全绳。
正确做法:当利用钢梁作为水平通道时,应在钢梁一侧设置连续的安全绳。
3-2、安全防护栏杆的条纹警戒标示用黑黄或红白相间标示。
【第4问】
不妥之处一:项目仅按照项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用电管理。
正确做法:装饰装修工程阶段,还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不妥之处二:现场瓷砖切割机与砂浆搅拌机共用一个开关箱。
正确做法:现场瓷砖切割机与砂浆搅拌机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不妥之处三:主教学楼一开关箱使用插座插头与配电箱连接。
正确做法: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座和插头做活动连接。
【第5问】
5-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空缺评分项: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环境宜居。
5-2、(400+90+70+80+80+70+40)/10=83分
5-3、不满足绿色三星标准。
35、【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一工程,双方按《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GF-2020-0216) 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部分内容:质量为合格,工期6个月,按月度完成量的85%支付进度款,分部分项工程费见表4-1。
措施费为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6%,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分部分项工程费的6%,其他项目费用包括:暂列金额100万元,分包专业工程暂估价为200万元。另计总包服务费5%。规费费率为2.05%,增值税率9%
工程施工设备从以下三种型号中选择,设备每天工作时间均为8小时,设备相关信息见表4-2

施工单位进场后,技术人员发现土建图纸中,缺少了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建设单位补发。按照施工平面管理总体要求:包括满足施工要求,不损害公众利益等内容,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满足了施工需要。
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进度,针对编制的劳动力需用计划,综合考虑现有工作量、劳动力投入量、劳动效率、材料供应能力等因素,进行了钢筋加工劳动力调整。在20天内完成了3000t钢筋加工制作任务,满足了施工进度要求。
【问题】
1、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图纸由哪几部分组成?
2、除质量标准、工期、工程价款与支付方式等,签订合同签约价时还应明确哪些事项? 3、建筑工程施工平面管理的总体要求还有哪些? 4、分别计算签约合同价中的项目措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签约合同价是多少?(取整数) 5、用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列式计算选用哪种型号的设备?除考虑经济性外,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还有哪些? 6、如果每人每个工作日劳动效率为5t,完成钢筋加工制作投入的劳动力是多少人?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哪些?
【第1问】该小问为超纲考点。
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图纸的组成: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第2问】该小问考点已过期,新版教材已变更,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签订合同签约价时还应明确:
(1)付款日期。
(2)采用固定价格应注意明确包死价的种类。
(3)采用固定价格必须把风险范围约定清楚。
(4)应当把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约定清楚。
(5)竣工结算方式和时间的约定。
(6)违约条款。
【第3问】
施工平面管理的总体要求还有:满足现场文明、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绿色环保。
【第4问】
4-1、分部分项费=1800+3000+3300+1200=9300万元;措施费=9300×16%=1488万元;
4-2、安全文明施工费=9300×6%=558万元;
4-3、签约合同价=【9300+1488+ (100+200+200×5%)】×(1+2.05%)×(1+9%) =12345万元
【第5问】
5-1、E设备:(3200+560×8)÷(120×8)=8元/m3
F设备:(3800+785×8)÷(180×8)=7元/m3
G设备:(4200+795×8)÷(220×8)=6元/m3
选用G设备。
5-2、选择的原则主要还有:适应性、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6问】
6-1、3000/(20×5)=30人
6-2、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
1)除了考虑现有工作量、劳动力投入量、劳动效率等,还应考虑它们与持续时间、班次、每班工作时间之间的相互调节。
2)安排混合班组作业时,除了考虑材料供应能力,还应考虑整体劳动效率、设备能力的制约,以及与其他班组工作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