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

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增值服务(3)

来源:233网校 2011年8月2日

  1B413037 熟悉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

  1、转体施工方法概述

  上部结构转体施工是跨越深谷、急流、铁路和公路等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施工方法,具有不干扰运输、不中断交通、不需要复杂的悬臂拼装设备和技术等优点,转体施工分为竖转法、平转法和平竖结合法。

  平转法施工是将桥体上部结构整跨或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利用两岸地形搭设排架(土胎模)预制,在桥台处设置转盘,将预制的整跨或半跨悬臂桥体置于其上,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脱架,以桥台和锚碇体系或锚固桥体重力平衡,再用牵引系统牵引转盘,待桥体上部结构平转至对岸成跨中合龙。再浇灌合龙段接头混凝土,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封固转盘,完成全桥施工。平转法分为有平衡重转体施工和无平衡重转体施工两种方法,平转施工主要适用于刚构梁式桥、斜拉桥、钢筋混凝土拱桥及钢管拱桥。

  竖转施工主要适用于转体重量不大的拱桥或某些桥梁预制部件(塔、斜腿、劲性骨架)。竖转施工对混凝土拱肋、刚架拱、钢管混凝土拱,当地形、施工条件适合时,可选择竖转法施工。其转动系统由转动铰、提升体系(动、定滑轮组,牵引绳等)、锚固体系(锚索、锚碇顶)等组成。

  1B413038 熟悉桥梁上部结构缆索吊装施工

  1.缆索吊装施工工序

  缆索吊装施工工序为:在预制场预制拱肋(箱)和拱上结构,将预制拱肋和拱上结构通过平车等运输设备移运至缆索吊装位置,将分段预制的拱肋吊运至安装位置,利用扣索对分段拱肋进行临时固定,吊装合龙段拱肋,对各段拱肋进行轴线调整,主拱圈合龙,拱上结构安装。

  大跨径拱桥吊装,由于每段拱肋较长,重量较大,为使拱肋吊装安全,应尽量采用正吊、正落位、正扣,因此索塔的宽度应与桥宽相适应。拱肋分段安装时,每段拱肋由扣索临时固定在扣架上,此时每段拱肋必须设置风缆。起重索与扣索承重交接时速度不能太快,每次升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交接过程中对风缆随时进行调整。当拱肋跨度大于80m或横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4时,应采用双基肋合龙松索成拱的方式,即当第一根拱肋合龙并校正拱轴线,楔紧拱肋接头缝后,稍松扣索和起重索,压紧接头缝,但不卸掉扣索,待第二根拱肋合龙,两根拱肋横向连接固定好并拉好风缆后,再同时松卸两根拱肋的扣索和起重索。

  1B413039 熟悉桥梁改建施工

  1、桥梁改建设计施工要求

  影响桥梁改扩建的制约因素很多,从整体上看,桥梁拼接要求和受制约的条件主要有:桥梁扩建期间不允许因桥梁的施工而中断交通,至少要保持单幅双向(单车道)通行;桥梁拼接之后必须形成一座整体桥梁,保证原结构与新建结构之间的变形协调和共同受力;桥梁扩建必须与路基、路面拼接、互通、附属设施改造同步完成,不能滞后,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进行桥梁改扩建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桥梁改建时应充分考虑原桥的技术状况、沿线的地质条件、合理的横向连接方式、新旧桥梁结构的变形协调、新旧结构合理的控制拼接时间以及在不中断原桥交通的条件下合理的新桥施工方法等。

  (2)采用改扩建后的荷载标准对原有桥梁、涵洞进行结构验算的主要结论;新建桥梁涵与原有桥梁涵连接(含原有桥梁涵之间的相互连接)方案的比选与论证;原有桥梁涵维修加固方案的比选与论证。

  (3) 为了便于新旧桥梁的拼接,扩建桥梁与相应的原桥孔径相同或相近,但对于斜交跨越等级航道或等级道路的连续梁桥,受桥下通行净空的限制,拓宽桥梁的孔径应进行方案的详细研究后确定。

  (4) 考虑到公路扩建后拓宽桥梁因桥面横坡的延续对桥下净空的影响,维持等级航道和等级道路通行净空标准不变,对于拼宽部分上部结构为T梁或箱梁的情况应采取降低通行孔上部结构建筑高度的措施予以保证;对于拼宽部分上部结构为板梁的应采取降低地方道路标高等措施解决。

  (5) 病害严重经加固又能利用但又不易拼接或拼接难度大而技术上又较难克服的特大桥不做横向拼接方案,采用线位分离方案建新桥。

  (6) 桥梁拓宽上部结构型式应与旧桥上部结构型式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保持上部结构受力的一致性;保证新、旧桥梁上部结构的受力和温度作用变形协调。

  (7) 下部结构型式也应与旧桥下部结构型式协调一致,基本采用桩柱式桥墩;新旧桥台也应采用匹配一致的桥台型式。

  (8) 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应控制在计算值5mm以内,新拓宽桥梁基础宜采用桩基础型式。

  1B413040 大跨径桥梁施工

  1B413041 熟悉刚构桥的施工特点

  1.块件拼装接缝

  块件拼装接缝一般为湿接缝与胶接缝两种。湿接缝用高强细石混凝土,胶接缝则采用环氧树胶为接缝料。由于1号块的安装对控制该跨节段的拼装方向和标高非常关键,故1号块与0号块之间的接缝多以采用湿接缝以利调整1号块位置。

  1B413042 熟悉拱桥的施工特点

  1.劲性骨架浇筑拱圈的关键:

  (1)大跨度大吨位缆索吊机的设计、安装及操作;

  (2)长距离、大落差的混凝土两级泵送和压注工艺;

  (3)拱圈混凝土浇筑的“多点平衡法”浇筑程序设计;

  (4)劲性骨架安装及拱圈施工过程中的拱轴线控制;

  (5)浇筑拱圈外包混凝土期间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

  大跨径劲性拱圈混凝土拱圈(拱肋)的浇筑,可采用分环多工作面均衡浇筑法、水箱压载分环浇筑法和斜拉扣挂分环连接浇筑法。浇筑前应进行加载程序设计,正确计算和分析钢骨架以及钢骨架与先期混凝土层联合结构的变形、应力和稳定安全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

  1B413043 熟悉斜拉桥的施工特点

  1.比较裸塔现浇施工主要采用翻模、滑模、爬模施工方法

  (1)翻模:应用较早,施工简单,能保证几何尺寸(包括复杂断面),外观整洁,但模板高空翻转,操作危险,沿海地区不宜用此法。

  (2)滑模: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小,但技术要求高,施工控制复杂,外观质量较差,且易污染。一般倾斜度较大,预留孔道及埋件多的索塔不宜用此法。

  (3)爬模:爬模兼有滑模和翻模的优点,使用斜拉桥一般索塔的施工。施工安全,质量可靠,修补方便,国内外大多采用此法。

  2.拉索的安装与张拉

  (1)拉索安装可根据塔高、布索方式、索长、索径、索的刚柔程度、起重设备和施工现场状况等综合选择架设方法。

  (2)安装前应根据索长、索重、斜度和风力等因素计算其安装过程中锚头距索管口2.0m、1.0m,距锚板0.70m以及锚头带锚环时牵引力,以综合选择架设方案和设备。

  (3)施工中不得损伤索体保护层和索端锚头及螺纹,不得堆压弯折索体。

  不得用起重钩或易于对索体产生集中应力的吊具直接挂扣拉索,宜用带胶垫的管形夹具尼龙吊带或设置多吊点起吊。

  放索时索体应贴在特制的滚轮上拖拉,并应控制索盘的转速,防止转速突变或倾覆。

  为防止锚头和索体穿入塔、梁索管时的偏位和损伤,应在放管处设置控制的力点或限位器调控。

  安装过程中锚头螺纹应包裹,及时清除拉索的包护物,拉索防层和锚头损伤应及时修补,并计入有关表格存档以便跟踪维护。

  (4)施工中,拉索抗振的约束环和减振器未安装前,必须确保索管(特别是梁上索管)和锚端的防水、防腐和防污染。

  (5)斜拉桥拉索的张拉应按下列各项执行:

  张拉施工的设备和方法应根据设计的索型、锚具、布索方式、塔和梁的构造确定。

  拉索张拉的顺序、级次数和量值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应以振动频率计测定的索力或油压表量值为准,以延伸值作校核,并应视拉索防振圈以及弯曲刚度的状况对测值予以修正。

  拉索张拉可于塔端或梁端单端进行,也可顶升索鞍支座进行。平行钢丝拉索宜采用整体张拉,平行钢绞线拉索可用整体或分索张拉,分索张拉应按“分级”、“等力”的原则进行,每根同级的索力允许误差为±1%。

  索塔顺桥向两侧的拉索(组)和桥横向对称的拉索(组)必须对称同步张拉;同步张拉的不同步索力的相差值不得超出设计规定;两侧不对称的或设计拉力不同的拉索,应按设计规定的索力分级同步张拉,各千斤顶同步之差不得大于油表读数的最小分格,索力终值误差小于±2%。

  拉索锚固时不宜在锚环与承压板间加垫,需要加垫时,其垫圈材料和强度应符合承压要求,并应设成两个密贴带扣的半圈。

  拉索张拉完成后,悬臂施工跨中合龙前后,当梁体内应力预应力钢筋全部张拉完且桥面及附属设备安装完时,应采用传感器或振动频率测力计检测各拉索力值,同时应视防振圈及索的弯曲刚度等状况对测值予以修正。每组及每索的拉力误差超过设计规定时进行调整,调整时可从超过设计索力最大或最小的拉索开始(放或拉),直调至设计索力。调索时应对塔和相应梁段进行位移检测,并做出存档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环境温度、索力、索伸缩量、桥面荷载状况、塔梁的变位量及主要相关控制断面应力等。

  1B413044 了解悬索桥的施工特点

  1.悬索桥分类

  大跨径悬索桥的结构形式按吊索和加劲梁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竖直吊索,钢桁架作加劲梁;

  2) 三角形布置的斜吊索,以扁平流线形钢箱梁作加劲梁;

  3) 竖直吊索和斜吊索的混合型,流线形钢箱梁作加劲梁;

  4) 除了具有一般悬索桥的缆索体系外,还设有若干加强用的斜拉索。

  按照加劲梁的支承结构不同悬索桥可分为单跨两铰加劲梁、三跨两铰加劲梁和三跨连续加劲梁悬索桥。

  悬索桥下部工程包括锚碇基础、锚体和塔柱基础等施工,上部工程包括主塔、主缆和加劲梁的施工。施工架设主要工序为:基础施工→塔柱和锚碇施工→先导索渡海工程→牵引系统和猫道系统→猫道面层和抗风缆架设→索股架设→索夹和吊索安装→加劲梁架设和桥面铺装施工。

  2.锚碇体施工

  悬索桥锚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施工阶段水泥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变形及变形不均,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当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构件就会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水化热的控制是锚碇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3.防护与涂装要点

  (1)主缆防护应在桥面铺装完成后进行,主缆涂装应按涂装设计进行;防护前必须清除主缆表面灰尘、油污和水分等污物,临时覆盖,待对该处进行涂装及缠丝时再揭开;

  (2)缠丝工作宜在二期恒载作用于主缆之后进行,缠丝材料以选用软质镀锌钢丝为宜,缠丝工作应由电动缠丝机完成;

  (3)工地焊接后应及时按防腐设计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4)工地焊接的表面补涂油漆应在表面除锈24h内进行,分层补涂底漆和面漆,并达到设计的漆膜总厚度;

  (5)根据技术文件的要求,工地焊接完成后,应按涂装工艺文件的要求涂箱外装饰面漆。

  1B413045 了解桥梁施工监控

  1.桥梁监测范围

  1) 敏感部位监测。一般只在桥梁内力、应变、位移变化和裂纹产生对桥梁影响至关重要的(敏感)部位进行监测。

  2) 总体监测。特大桥梁构造复杂,难以做地毯式人工监测。鉴于特大桥梁的重要性,需要适时地得到桥梁正常工作的总体状况。通过对可能取得的桥梁工作参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别”找到桥梁异常的一个或几个可能部位,再由配备检测设备的专业人员到可能异常部位检测。

  2.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桥梁施工控制方法可分为事后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和最大宽容度控制法几种。

  1B414000 隧道工程

  1B414010 隧道围岩分级与隧道构造

  1B414011掌握隧道围岩分级

  1.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的目的是设计、施工的基础。施工方法的选择、衬砌结构类型及尺寸的确定、隧道施工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的制定都要以围岩分级作为主要依据。

  2.明洞类型

  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受塌方、落石、泥石流、雪害等危害时,道路之间或道路与铁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通常应设置明洞。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此外还有特殊结构明洞,如支撑锚杆明洞、抗滑明洞、柱式挑檐棚洞、全刚架式棚洞、空腹肋拱式棚洞、悬臂棚洞、斜交托梁式棚洞、双曲拱明洞等,以适应特殊场合。

  1B414020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

  1B414021 掌握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GP法或TRT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方法为TSP(TGP)法。

  1B414022 掌握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1.隧道施工测量技术一般规定

  1) 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2) 隧道施工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1) 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2) 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3) 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按其使用规定要求进行。

  4)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由洞外和洞口内控制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产生的贯通误差影响值、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的精度以及两洞口水准点间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均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85)的规定。

  5) 隧道竣工后应提交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1B414030 隧道施工技术

  1B414031 掌握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1.隧道施工的技术与方法

  1B414032 掌握隧道开挖

  1.炮眼布置和周边眼的控制爆破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1)掏槽眼布置

  掏槽眼的作用是将开挖面上某一部位的岩石掏出一个槽,以形成新的临空面,为其他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掏槽炮眼一般要比其他炮眼深10~20cm,以保证爆破后开挖深度一致。

  根据坑道断面、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等条件,掏槽眼排列形式有很多种,总的可分成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两大类。

  2.辅助眼布置

  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掏槽体积和增大爆破量,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爆破条件,其布置主要是解决间距和最小抵抗限问题,这可以由工地经验决定。最小抵抗线约为炮眼间距的60~80%.

  3.周边眼布置

  周边眼的作用是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规格。周边眼原则上沿着设计轮廓均匀布置,间距和最小抵抗限应比辅助眼的小,以便爆出较为平顺的轮廓。眼口距设计轮廓线约0.1~0.2m,便于钻眼。

  周边眼的底端,对于松软岩层应放在设计轮廓线以内,对于中硬岩层可放在设计轮廓线上,对于坚硬岩层则应略超出设计轮廓线外。为了避免欠挖,底板眼底端一般都超出设计轮廓线。

  编辑推荐:

  2011年一级建造师网上增值服务汇总

  2011年一级建造师备考专题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