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学习笔记

滦河防洪工程砂砾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233网校 2008年5月26日

    5.填筑碾压
    堤身填筑主要包括:卸料、摊铺、洒水、碾压等工序。
    5.1 卸料
    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卸料可采用进占法和后退法,但由于砂砾料的无粘聚性,采用进占法对一般车辆来说受其自身性能的限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砂砾料填筑过程中,较多采用后退法,砂砾料卸料时如果发生颗粒分离现象,摊铺前应将其拌和均匀。
    5.2 摊铺
    根据工作面的宽窄,用推土机械摊铺就能满足要求,铺料厚度为0.5 m;铺料边线超过设计边线1 m,这样可以使堤身留有足够宽度的削坡余量。
    5.3 洒水
    洒水应做到碾压前洒水一次,之后,边碾压边洒水。洒水设备选择的关键一是其出水量要满足工程需要,因总洒水量一般为新碾压砂砾料体积的30%,这一点与一般土料有较大差别,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制约工程质量与进度;二是加水设备要能灵活控制整个碾亚工作面,以使现场操作简单易行,施工过程中,可沿填筑工作面布置主干管和活动支管。
    5.4 碾压
    碾压过程中关键是控制好振动碾的行驶速度及加水量,同时做到边洒水边碾压,目测碾压面有明水(基本达到饱和)时,碾压效果最佳。振动碾压实作业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压宽度大于10 cm,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行走速度控制在2 km/h以内。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料,铺料厚度0.5 m,统一碾压,碾压后的压实层厚度一般为45 cm左右。碾压过程中配备人员和推土机整平,严禁出现界沟;碾压过程中分段碾压,分段作业面100~150 m,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相邻作业面交接带碾压彼此搭接,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小于0.5 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 m。
    6.砂砾料填筑质量控制
    依据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进行砂砾料填筑质量控制,压实指标按设计相对密度值对应的干密度2.037 g/cm3控制,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在碾压工作面上均匀分布、随机布置;取样数量自检时控制在每100~150 m3取样1个,抽检量为自检量的1/3。
    依据SL275-2001《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干密度测定采用ZN-2000型核子水分-密度仪,测试前需对其进行标定,现场检测采用投射法,该种方法具有无损、快速、灵活、操作简单等优点。具体操作步骤是:1使用导板、钎杆和重锤,造一个垂直于检测表面、其深度至少大于仪器源杆实际插入深度50 mm的测孔,测孔垂直度要保证在仪器源杆插入预定检测深度后,不致造成一端翘起或倾斜。2把仪器轻轻放置在测点位置上,在保证源杆不扰动测孔孔壁的前提下,将仪器源杆缓缓插入测孔,直到预定的检测深度30 cm。3设置检测时间为15 s。4启动仪器开始检测,检测完毕后,记录检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当被检测砂砾料中存在较大颗粒或空洞时,其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偏差,此时可将仪器转动90°检测一次,直至转动360°完成4次检测,取4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检测结果。
    经检测,本工程共抽检5049个点,干密度最小值1.946 g/cm3,最大值2.250 g/cm3,平均值2.087 g/cm3,高于设计干密度值2.037 g/cm3的有4995个,合格率为98.9%。
    7.结束语
    砂砾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1砂砾料洒水量应控制在目测碾压层面有明水(基本达到饱合)时,碾压效果最好,这一点与一般土料截然不同。2砂砾料填筑采用ZN-2000型核子水分-密度仪测定含水量和密度,具有无损、快速及时、操作简单等优点,它不仅为施工单位赢得了时间,而且为质量检测部门提高了工效,这种优点是灌水、灌砂等常规检测方法所不具有的。3为保证砂砾料堤坡在设计断面内的压实密度达到设计要求,铺料时上下游堤坡必须留有足够的削坡余量,本工程控制宽度1.0 m,以便削坡后,堤身砂砾料填筑的密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