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滦河迁安市区段防洪工程防洪堤填筑采用滦河河床的天然砂砾料,针对这种材料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如采料、卸料、摊铺、洒水、碾压、干密度检测等都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质量控制方法,使填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砂砾料;堤身填筑;核子水分-密度仪;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滦河迁安市区段防洪工程是迁安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区域位于市区西部滦河左岸。该工程为Ⅲ等工程,防洪堤为2级堤防。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撤退路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
填筑材料就地取材,开挖人工湖的砂砾料填筑堤身,大堤迎水面边坡上段1∶5,下段1∶3。堤身采用河床砂砾料填筑,压实标准采用相对密度(Dr)控制,要求Dr为0.73。
2.砂砾料填筑要求
砂砾料用于堤身填筑部位,是用量最大,要求最为严格的一种材料。上堤砂砾料要求具有良好级配,砂砾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0 mm,含砂量(粒经<2 mm)不得超过总重量的40%。压实标准采用相对密度(Dr)控制,要求Dr≥0.73。
经现场勘查、取样,依据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对砂砾料试样进行相对密度试验,经对4组试样进行相对密度试验,最大干密度2.11~2.18 g/cm3,平均值2.143 g/cm3;
最小干密度1.76~1.83 g/cm3,平均值1.795 g/cm3;试验结果见表1,经计算,对应于Dr =0.73的干密度控制值为2.037 g/cm3。
3.砂砾料场质量控制
砂砾料场质量控制:1料场表面覆盖层及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必须清除;2砂砾料含泥量宜小于5%,有泥土夹层或夹杂土块的也应清除干净;3砂砾料中大于60 mm的砾石不得过于集中,一般应控制在30%以内。在现场主要以“目测法”为主,可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室内试验。
采料方式:料场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料源大部分是位于水下,故开采方式均采用立面混合开采,一次到位。这样也可以避免砂砾料中的砾石(大于60mm)含量与砂粒(小于2mm)含量过小或过大,只有砂砾料级配良好,才能达到较好的碾压效果。
4.碾压试验
碾压是完成堤身填筑的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因为只有通过碾压才能使松散砂砾料的干密度或相对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进行现场碾压试验。
碾压试验是堤坝填筑施工中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1核实砂砾料设计指标(干密度或相对密度)的合理性;2确定相应的碾压参数为施工提供依据;3选择压实机械类型和型号;4优化施工工艺。
通过碾压试验,本工程确定采用YZ-14B振动碾,碾压6遍,铺料厚度0.5 m,含水量控制在8%左右,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