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学习笔记

质量体系建立的步骤

来源:233网校 2008年7月5日

  组织和责任落实后,按不同层次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注意:

  1.目标要明确。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2.要控制进程。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阶段要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员、以及他们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协作关系。

  3.要突出重点。重点主要是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少数。这少数可能是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动。

  (三)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质量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职工质量行为的准则和质量工作的方向。

  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是:

  1.与总方针相协调;

  2.应包含质量目标;

  3.结合组织的特点;

  4.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

  (四)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