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二级建造师 >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pdf

推荐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pdf

1.62 MB 下载数:42 更新时间:2025-10-16
  •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pdf-图片1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

    2026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新增考点归纳

    新增考点

    第一章 机电工程常用材料与设备

    1.树脂浇注母线槽p12

    树脂浇注母线槽采用环氧树脂全封闭浇注工艺,防护等级高达IP68,具有防水、 阻燃、耐腐蚀等特性,适用

    于潮湿、多尘、高防火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场景(如化工、地铁、数据中心)。缺点是散热性较差、成本高。

    2.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光热发电设备(包括塔式光热发电设备和槽式光热发电设备)。P15

    3.槽式光热发电设备包括:集热器支架、集热器系统设备、换热器系统设备和发电常规岛设备。P15

    第二章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4.综合管廊施工测量p25

    1)综合管廊控制测量

    (1)综合管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不应低于一级,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

    (2)管廊内坐标、方位角及高程可利用管廊两端的地面控制点按支导线和水准测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传递。

    2)综合管廊施工放样

    (1)根据综合管廊施工工艺过程,确定在基础工程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或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

    安装施工、砌体结构施工、附属工程施工等阶段的测量技术要求。

    (2)各施工阶段开展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编写综合管廊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对施工图有疑问或发现差错时,

    应提出意见和建议。

    (3)利用地面等级控制点测设现场施工控制点时,应在施工控制点上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线路中线桩和开挖边线

    桩,并应标注里程;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高程时,应标注中线桩的开挖深度。

    (4)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复测验算底口宽度、高程及边坡比,并应逐一将复测数据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同时

    应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管廊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做好记录。

    (5)放样综合管廊结构物相关轴线的参考线、外廊主要轴线点,内部轴线点可由主要轴线点采用内分法放样。

    (6)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前,应测设外壁角点的坐标和高程。

    3)综合管廊本体测量

    综合管廊本体测量宜在建造阶段进行,需分别测量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和结构厚度及附属

    设施的空间特征,并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综合管廊两端、坡度或走向变化处的内壁角点坐标和高程、横断面形状与尺寸、底部中线位置及高

    程,底部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测量的间隔不宜大于30m。

    (2)测量综合管廊各个舱室的位置、内底高程及形状、尺寸。

    (3)测量综合管廊检修井(人孔)、转折点、变坡点的位置及内底高程;应测量地面出入口、通风口、投料口等

    附属设施的位置及高程。

    4)综合管廊入廊管线测量

    (1)入廊管线测量可通过量测管线与综合管廊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量测时,可使用手持测距仪、钢尺、

    投点尺等工具。

    (2)电力、通信等安放在综合管廊两侧墙壁上并利用托架固定的管线,需量测管线相对于综合管廊内底的高

    度,并应调查电缆尺寸、电缆条数以及走向等。

  •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pdf-图片2

    2026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新增考点归纳及复习指导

    2026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新增考点归纳

    新增考点

    第一章 机电工程常用材料与设备

    1.树脂浇注母线槽p12

    树脂浇注母线槽采用环氧树脂全封闭浇注工艺,防护等级高达IP68,具有防水、 阻燃、耐腐蚀等特性,适用

    于潮湿、多尘、高防火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场景(如化工、地铁、数据中心)。缺点是散热性较差、成本高。

    2.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光热发电设备(包括塔式光热发电设备和槽式光热发电设备)。P15

    3.槽式光热发电设备包括:集热器支架、集热器系统设备、换热器系统设备和发电常规岛设备。P15

    第二章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4.综合管廊施工测量p25

    1)综合管廊控制测量

    (1)综合管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不应低于一级,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

    (2)管廊内坐标、方位角及高程可利用管廊两端的地面控制点按支导线和水准测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传递。

    2)综合管廊施工放样

    (1)根据综合管廊施工工艺过程,确定在基础工程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或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

    安装施工、砌体结构施工、附属工程施工等阶段的测量技术要求。

    (2)各施工阶段开展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编写综合管廊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对施工图有疑问或发现差错时,

    应提出意见和建议。

    (3)利用地面等级控制点测设现场施工控制点时,应在施工控制点上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线路中线桩和开挖边线

    桩,并应标注里程;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高程时,应标注中线桩的开挖深度。

    (4)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复测验算底口宽度、高程及边坡比,并应逐一将复测数据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同时

    应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管廊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做好记录。

    (5)放样综合管廊结构物相关轴线的参考线、外廊主要轴线点,内部轴线点可由主要轴线点采用内分法放样。

    (6)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前,应测设外壁角点的坐标和高程。

    3)综合管廊本体测量

    综合管廊本体测量宜在建造阶段进行,需分别测量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和结构厚度及附属

    设施的空间特征,并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综合管廊两端、坡度或走向变化处的内壁角点坐标和高程、横断面形状与尺寸、底部中线位置及高

    程,底部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测量的间隔不宜大于30m。

    (2)测量综合管廊各个舱室的位置、内底高程及形状、尺寸。

    (3)测量综合管廊检修井(人孔)、转折点、变坡点的位置及内底高程;应测量地面出入口、通风口、投料口等

    附属设施的位置及高程。

    4)综合管廊入廊管线测量

    (1)入廊管线测量可通过量测管线与综合管廊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量测时,可使用手持测距仪、钢尺、

    投点尺等工具。

    (2)电力、通信等安放在综合管廊两侧墙壁上并利用托架固定的管线,需量测管线相对于综合管廊内底的高

    度,并应调查电缆尺寸、电缆条数以及走向等。

    (3)给水、热力等安放在固定墩上的管线,需量测相对于综合管廊内底的高度及控制阀等管点设施的位置,并

    应调查管线的管径、材质、走向等。

    5.额定起重量p31

    ①起重机的额定起升载荷,是指起重机起吊额定起重量时能够吊运的物品最大质量与吊具及属具质量的总

    和(即总起升质量)的重力。

    ②额定起重量,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于给定的起重机类型和载荷位置,起 重机设计能起升的最大净起

    重量。对于流动式起重机为挂在起升钢丝绳或起升链条下端 起升的重物质量(起重挠性件下起重量)。包括:固定吊

    具质量、可分吊具(或无此类 吊具)质量和吊挂在吊具上起升的重物质量之和。对于其他起重机,为吊挂在固定吊具

    上起升的重物质量。

    ③起重挠性件是指从起重机上垂下,例如从起重小车或臂架头部垂下,并有起升机构等设备驱动,使挂在其下

    端的重物升降的钢丝绳、链条或其他设备。

    6.设备吊装作业地面应参考项目所在地地质资料,依据吊装区域地面实际地耐力检测结果,当地耐力不能满足

    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P33

    7.设备吊装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碾压法、强夯法(强夯置换法)、桩基法。P33

    8.压重法地耐力测试:p33

    ①根据起重机械作业对地压强的要求,计算每个测试点需要压重块的数量n。压重块对地压强应按下式计算。

    (2.2-3)

    式中 S——压重块接地面积(m²);

    G——每块压重质量(t);

    f—— 压重块对地压强(t/m²);

    f。——路基箱对地压强(t/m²);

    n—— 每个测试点压重块的数量。

    ②选择起重机吊装作业时对地压强最大的位置,叠放压重块,确定一个基准点,均布找出压重块上的4个位置

    作为测量点,并做好标志。

    ③压重块静置24h, 测量记录压重块4个位置的沉降量,若4个点最大沉降量不大于50mm, 则证明处理的地基合

    格。

    9.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要求p34

    (1)不允许交叉或扭转使用吊装带,使用过程中,不得打结、打拧。

    (2)吊装带目测损坏时不得使用。

    (3)在移动吊装带和货物时不得拖曳。

    (4)当物品有尖角、棱边时应有保护措施,宜采用护套或护角来保护吊装带。

    (5)起吊时不得使吊装带本体挂碰其他物体,以免损坏。

    (6)吊装带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100℃,当采用丙纶吊装带时环境温度宜为 -40~80℃,不得在超高温环境中

    使用。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