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公路工程辅导 > 公路工程学习笔记

2012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辅导: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来源:233网校 2011-09-26 11:33:00
导读:本文介绍2012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辅导: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点。

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1,各工序施工完毕后应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 80/1—2004)进行质量评定,及时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检查项目、实测项目填写齐全、签字手续完备。
2.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部位质量评定表,计算部位合格率,签字手续完备。
3.单位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分部工程量质评定表,填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由施工主要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印章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
4.各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采用所含各单位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项目法人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各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程质量评分值大于等于75分的为合格,小于75分的为不合格。
5.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其中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权值为0.2,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权值为0.6,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权值为0.2。
工程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为优良,小于90分且大于等于75分为合格,75分为不合格。
6.竣工验收委员会按交通部规定的办法对参建单位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且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的为好,大于等于75分为中,小于75分为差。
7.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综合评分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其中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值为0.7,参建单位工作评价得分权值为0.3(项目法人占0.15,设计、施工、监理各0.05)。
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且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的为优良,大于等于75分为合格,小75分为不合格。
8.各合同段交工验收工作所需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期间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所需的费用由项目法人承担。
八、技术总结制度
(一)概述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工程技术总结,科研课题、“四新”项目的负责人,在课题或项目完成后应及时撰写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
(二)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
1.简述本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或标段)、建设规模,采用的技术标准,主体结构类型、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开工、竣工日期,变更设计情况,工程质量自检情况(或验收的评定情况)。本工程竣工后对国家和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意义等。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情况。
3.技术创新项目及运用效果。
4.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难题的解决实施情况。
5.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失误、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6.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原材料的试验检验方法、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油量、密实度、空隙率、间隙率、厚度、温度、平整度等)。
7.推广应用的先进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以及在质量控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8.本工程在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体会。
9.本工程实现施工过程“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10.对本工程的“高、新、特、难”项目的分项或分部工程进行专题技术总结
(三)学术活动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与本职工作或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以此来推动技术进步,人才的培养。
九.技术档案制度
(一)概述
建设档案资料是指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包括基本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生产准备、竣工、测试生产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为给公路工程建成后的合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提供依据,施工企业必须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及单项工程,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它必须与所反映的建设对象的实物保持一致。
(二)工程技术档案工作的任务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系统地收集记述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材料,并按归档制度加以整理,以便竣工验收后完整地移交给有关技术档案管理部门。
(三)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
工程技术档案,来源于技术资料,但又不同于技术资料。因此,在收集技术档案材料时,首先要把两者区别开来。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技术资料是施工活动中,为参考目的而收集和复制的技术文件材料(包括图纸、照片、表报、文字材料等),它不是本单位施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技术档案则是本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直接产生和自然形成的。
2.技术资料主要是通过交流、赠送、购买等方式收集或复制的,它对建设工程不具有“工作依据”和必须“遵照执行”的性质,它是一种参考资料。技术档案则是本建设工程中自然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过来的,是本工程的施工直接成果,对施工起指导和依据的作用。
(四)工程技术档案的内容
施工企业工程技术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
1.第一部分是工程竣工验收后,交建设单位保管的。其内容有:
(1)竣工图表;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应
(3)材料、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6)主体结构和重要部位的试件、试块、材料试验、检查记录;
(7)永久性水准点的位置,构造物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定位记录,有关试验观测记录;
(8)其他有关该项工程的技术决定。
2.第二部分是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由施工企业保存,供本单位今后施工参考。其内容有:
(1)施工组织设计及经验总结;
(2)技术革新建议的试验、采用、改进的记录;
(3)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记录;
(4)有关重大技术决定;
(5)施工日记:
(6)其他施工技术管理经验总结。
(五)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
为做好技术档案的整理上作,必须注意搞好日常技术文件的管理。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技术文件的专职管理机构、技术档案的目录编制。
1.技术档案的系统檠理,是在技术档案材料全面收集墓础上,对技术档案材料科学地分类和有秩序地排列。分类应符合技术档案本身的自然形成规律。工程技术档案分类,一般按工程项目分,使同一项目工程的技术档案都集中在一起,这样能够反映该工程的全貌。而每。而每一类下,又可按专业分为若干类。
2.技术档案的目录编制,应通过一定形式,按照一定要求,总结整理成果,揭示技术档案的内容和他们之间的联系,便于检索。
I.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国道二级公路K190+000~K191+900段路基施工任务。主要工程量包括:挖方;3.5768万m3、填方60.8925万m3、换填片石13520m3、20m中桥一座,涵洞9座等。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召集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阅纸,进行了图纸会审,会审分三阶段进行:内部会审、外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会容主要包括:
(1)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
(2)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的技术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3)有关特殊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要求;
(4)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的设备与管线的接合部位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6)图纸的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会审中,施工单位针对K191+121处的软土地基提出在软土中掺加生石灰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原设计方案中的换填片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在对现场详细调查后,认为该变更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节省,均口头同意变更。施工单位在随后的施工中,就实施了石灰土方案。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