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沥青路面结构自下至上由垫层、基层、面层组成,见图1.1-2。
1)垫层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防冻垫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以下路段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层:
(1)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2)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3)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
2)基层
(1)基层可分为上基层和下基层,基层可采用刚性、半刚性或柔性材料。
解释:刚性材料主要有贫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
半刚性材料主要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在冰冻、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特重、重交通的下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类交通等级的下基层以及中、轻交通的基层。热拌沥青碎石宜用于重交通及以下道路的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中、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及轻交通道路的基层;级配砾石可用于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
备注:基层材料来排队:热拌沥青碎石用于重,石灰稳定类材料用于中,级配碎石用于轻。
(3)常用的基层材料。
①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所用的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等)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② 级配型材料。级配型材料基层包括级配砂砾与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 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级配砾石用作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 53mm, 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3)面层
(4)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分类 | 代表 |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 按空隙率 大小 | 密级配 (3%~6%) 【25年新增】 | 粗型 (AC—C) | AC 型混合料 骨架型混合料SMA |
细型 (AC—F) |
半开级配 | 热拌沥青碎石(AM) (8%~15%)【25年新增】 |
开级配 | OGFC 排水沥青混合料 (18%~23%)【25年新增】 |
表8.2.1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
混合料 类型 | 密级配 | 开级配 | 半开级配 | 公称 最大 粒径 (mm) | 最大 粒径 (mm) |
连续级配 | 间断级配 | 间断级配 | 沥青 碎石 |
沥青 混凝土 | 沥青稳 定碎石 | 沥青玛𤧛脂碎石 |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 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 |
特租式 | — | ATB-40 | — | — | ATPB-40 | — | 37.5 | 53.0 |
粗粒式 | — | ATB-30 | — | — | ATPB-30 | — | 31.5 | 37.5 |
AC-25 | ATB-25 | — | — | ATPB-25 | — | 26.5 | 31.5 |
中粒式 | AC-20 | — | SMA-20 | — | — | AM-20 | 19.0 | 26.5 |
AC-16 | — | SMA-16 | OGFC-16 | — | AM-16 | 16.0 | 19.0 |
细粒式 | AC-13 | — | SMA-13 | OGFC-13 | — | AM-13 | 13.2 | 16.0 |
AC-10 | — | SMA-10 | OGFC-10 | — | AM-10 | 9.5 | 13.2 |
砂粒式 | AC-5 | — | — | — | — | — | 4.75 | 9. 5 |
设计空隙率 (%) | 3~5 | 3~6 | 3~4 | >18 | >18 | 6~12 | — | — |
注:设计空隙率可按配合比设计要求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