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套期保值适用于企业预计未来需要买入某种商品,担心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的场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情况:
原材料采购计划:加工企业为保证生产连续性,需提前锁定原材料采购价格。例如,某面包厂预计 3 个月后需要采购 100 吨小麦,当前小麦价格为 2800 元 / 吨,担心未来价格上涨,遂在期货市场买入 100 吨小麦期货合约(假设期货价格 2900 元 / 吨)。3 个月后,若小麦现货价格涨至 3000 元 / 吨,期货价格涨至 3100 元 / 吨,企业在现货市场多支付 200 元 / 吨,但期货市场盈利 200 元 / 吨,抵消了成本增加,实际采购成本仍接近最初预期。
库存补充需求:贸易企业计划补充库存,避免未来进货时价格上涨。例如,某钢材贸易商判断当前钢材价格处于低位,但资金暂时不足,计划 1 个月后购入 500 吨钢材,于是买入 500 吨钢材期货合约。1 个月后价格上涨,期货盈利可弥补现货采购的额外支出,确保库存成本稳定。
锁定进口商品成本:进出口企业为规避汇率和商品价格双重风险,对进口商品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例如,某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油,签订 3 个月后交货的合同,以美元计价,担心期间原油价格上涨和人民币贬值导致成本增加,可买入原油期货合约(以人民币计价),通过期货盈利对冲现货和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上升。
考试中常以案例题考查适用场景,考生需抓住 “未来买入” 和 “担心涨价” 两个核心特征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