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结构产品的保本承诺并非绝对能实现,存在多种影响保本承诺兑现的关键因素。
从产品设计层面来看,保本机制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若采用固定收益证券与期权组合的方式,期权的行权价格、期限以及标的资产的选择等都会影响保本效果。
例如,若期权行权价格设置过高,当市场下跌幅度未达到行权条件时,期权无法发挥补偿作用,就可能无法实现保本。采用保险机制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关键。若保险公司自身经营不善,面临财务困境,在产品出现本金损失情况时,可能无法按约赔付,导致保本承诺落空。从市场环境角度,极端市场情况是重大挑战。如在金融危机时期,市场流动性枯竭,资产价格暴跌,即使产品设计有保本结构,也可能因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大幅下跌、期权成本过高且无法获得足够收益等原因,难以实现保本。
此外,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保本。若产品投资的固定收益证券发行主体违约,或者在采用信用联动票据等方式实现保本的产品中,相关信用主体出现信用恶化,都可能打破保本结构的平衡,使得保本承诺无法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