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个案研究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刘晓晨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所属版本:2025

个案研究介绍

个案研究:

1、概念:个案研究:对单个对象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2、特点: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手段和资料多元化;研究步骤不甚严格;资料详尽深入

3、一般步骤:个案研究包括确定研究对象、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报告研究结构等几个方面

4、评价:个案研究的优点和缺点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08

个案研究考点试题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李计划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随迁老人的需求进行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观察、量表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某街道辖区随迁老人的需求,从而为这一群体的服务方案设计提出策略性建议。关于个案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该研究可以了解随迁老人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状况
B . 该研究有利于深入准确把握随迁老人的多元需要
C . 该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随迁老人服务方案
D . 该研究的研究结论可推及其他街道所有随迁老人
E . 该研究有助于发现影响随迁老人需求的普遍因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个案研究有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它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A选项正确)
二是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从而有利于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三是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从而拟定假设或建立理论;
四是由于资料广泛深入,本方法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题方案。(BC选项正确)
但个案研究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不容易补充数据,样本很少和对象缺乏代表性研究发现也不能进行推论(DE选项错误)。个案研究与社会工作个别化理念的一致性。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在临床社会工作的需求测评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其技术要领、明确其优缺点是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和实务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A. 该研究可以了解随迁老人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状况 正确。个案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详尽深入,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随迁老人的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状况。
B. 该研究有利于深入准确把握随迁老人的多元需要 正确。个案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多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因此能够深入准确地把握随迁老人的多元需要。
C. 该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随迁老人服务方案 正确。个案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能够为随迁老人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D. 该研究的研究结论可推及其他街道所有随迁老人 错误。个案研究的结论通常不能推广到其他场景或群体,因为个案研究注重的是对特定对象的深入理解,而非普遍性。
E. 该研究有助于发现影响随迁老人需求的普遍因素 错误。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特定对象的需求和问题,而不是发现普遍性因素。普遍性因素通常需要通过定量研究或大样本研究来发现。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小汪采取个案研究法,探索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其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影响。关于小汪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研究更多地体现该联合会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经验
B . 研究需按照限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C . 研究结果反映该街道所在市辖区的所有联合会发展情况
D . 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只能是该联合会工作人员的访谈记录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有其特色。
特色之一是非正式,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B选项错误)。
特色之二是手段和资料多元,研究者可以运用各种手段,采用不同角度,进行访问、观察、记录等,详细记载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资料。访问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稿、官方文献、新闻报道、他人评论等都是其重要资料载体。故D选项错误。
特色之三是详尽深入,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常使用历史视角把握资料,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
特色之四是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行为的模式。
C选项不符合个案研究的目的,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其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影响,不是市辖区的所有联合会的发展情况。故A选项正确。

单选题 3.个案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是(  )。
A . 问卷
B . 量表
C . 访问和观察
D . 实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个案研究收集资料的方式有访问、观察、文献、调查等。因此选C。
问卷(A选项):在个案研究中,问卷通常不是主要的资料收集方式,因为个案研究更注重深入和详细的定性资料。
量表(B选项):量表主要用于量化研究,而个案研究更侧重于定性的、描述性的资料。
实验(D选项):实验方法通常用于控制变量和测试因果关系,而个案研究更注重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描述。

单选题 4.关于个案研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严守客观中立
B . 个案研究的结论适宜做推论
C . 个案研究可以促进社会救助服务更加精准
D . 个案研究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专属方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资料广泛深入,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题方案。

多选题 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了多位家庭暴力受害者,协助他们摆脱了家庭暴力的阴影,成功开始了新的生活。社会工作者老张对该项服务进行个案研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 . 运用访谈、查看服务记录等多种手段收集资料
B . 全面了解服务过程以及服务对象的经历和感受
C . 将研究的结果推论到其他的地区
D . 建构反家暴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
E . 发现影响服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校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个案研究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与社会场境的联系,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升绩效是个案研究的目标。
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有其特色。
特色之一是非正式,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特色之二是手段和资料多元研究者可以运用各种手段,采用不同角度,进行访问、观察、记录等,详细记载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资料。访问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稿、官方文献、新闻报道、他人评论等都是其重要资料载体(A选项正确)。
特色之三是详尽深入,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常使用历史视角把握资料,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B选项正确)。
特色之四是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行为的模式。
个案研究有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二是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从而有利于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三是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从而拟定假设或建立理论(D选项正确);四是由于资料广泛深入,本方法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决方案。
本题C选项属于定量研究。
此题有争议,争议选项为E选项。考试时建议保守选择。

大咖讲解:个案研究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马海燕
社会工作者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查看老师课程
张菡
社会工作者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高频

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1)问卷类型
①自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②访问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适合于被调查文化水平不高、调查问题较复杂的情况,由参与者自行填答。
(2)问卷结构
①标题:标题即问卷名称,标题位于问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让被调查者准确理解调查内容和目的。
②封面信: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旨在说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且要素明确,语言精练。
③指导语:指导语主要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有不同形式。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标、问卷特性等予以综合考虑。
④问卷和答案: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行为代表实际行动⑤状况;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根据答案特征,问卷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⑥编码: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答案予以,某个字母或数字作为其代码。
⑦其他:问卷还包括问卷编号、被访人联系电话、访问员签名、访问时间、结束感谢语等。
(3)问卷设计
①原则: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和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②步骤:进行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使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刷
③问题和答案是问卷设计的核心:关注问题特性、注意语言表达、数量时间适当、问题按序排列
④问卷和答案的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
(4)评价
优点:问卷采用匿名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较多人资料利于中和个别人的极端回答;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各市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便于比较分析;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则节省不少资源。
缺点: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员有较好的素质,在大规模研究中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职业等有一定要求;某些类型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知道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2、实验研究
(1)三对要素
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侧和后侧。
(2)标准实验设计
(3)成功设计的标准
(4)评价
高频

定性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概念与类型

观察:利用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收集和感受对象的资料。

观察的类型: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被观察群体(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过程控制程度(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

(二)观察准备

(三)观察内容

(四)观察记录

当场记录或接受录音记录最好;否则,须及时做好事后记录

记录的内容要有现场全貌描述,按照事件顺序记录,保持持续性,保留细节。除记载所见所闻外,还需记录观察者的感受,对事情紧张的反应,思考等。

记录语言:清楚、具体、无歧义的描述性语言。

二、访谈法

(一)概念与类型

根据接触程度: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被访者人数: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有无访问指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

(二)常用形式

非正式会话式访问——没有预定的主题或文字资料

引导式访问——事先预备访问纲要

标准化开放式访问——事前规划问题内容、字组与顺序,受访者按标准化字句与顺序回答,资料容易比较但弹性极小。

深度访谈——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反复面对面交往,借研究对象视角把握其用自己语言表达的生活、经历和状况。深入搜寻对象的特定经历和动机的主观资料,体现个别化原则。

个案和小组工作中均应用较多。

焦点小组——将许多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访问过程不仅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社会互动,而且是被访问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小组工作中多用。

规模:10人左右。

重要原则:不批评

由于存在群体压力,敏感问题不适用。

(三 )访谈过程

1.进入访问(获得机关、领导、权威人士支持,成功基础)

2.过程控制(关键)

三种技术

(1)语言:中立的态度和灵活的语气对对方原话进行转述、追问和插话

(2)表情:认可、疑问、鼓励信息传达

(3)动作:行为和身体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重要原则:耐心、细微、理智、平等、中立、不讨论

3.访问记录(信息+评价性思考)

(四)访问员素质

选拔

关注伦理问题:诚实礼貌公正认真负责耐心

具体情况考虑性别年龄教育因素

培训

介绍背景,讲解要求,模拟访问,讨论可能疑难和安排独傲

访问效果完全取决于访问员的个人实力

(五)评价——访问法的优缺点认识

比较适用于实地研究。

优点:适应面广、弹性大、利于发挥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变化也可以及时回应,因此可以获得较深入的资料。

缺点:主观作用强,规模小,不便涉及敏感问题。

三、个案研究

1.个案研究的概念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校或部落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

2.个案研究特性

(1)非正式,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2)手段和资料多元化。针对多类相关主体,运用多种工作技术(如访问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横剖研究、纵贯研究),记载多方面资料。
(3)资料详尽深入。使用历史视角把握生活史及有关文献,且在过程中注重对象的主观感受。

(4)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行为的模式

3.评价

(1)优点。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从而有利于做进一步实证研究;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从而拟定假设和建立理论;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题方案。

(2)缺点。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由于样本很少和对象缺乏代表性,研究发现不能进行推论。

高频

非干扰性研究

非干扰性研究:是不接触研究对象而把握资料本质的研究技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场境的影响而变化是其根本特征。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是其常用方法。
1.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含义:就是对既有统计数据进行剖析以进一步发现其信息,可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也可以为大型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现存统计资料的审校要完成如下工作:
①了解其来源、目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技术,以对其背景有全面把握。
②了解资料的指标定义、分组、统计范围等信息从而判断其可比性。
③对可疑资料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
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应注意几方面问题。
首先,分析单位往往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甚至国家。如果用群体层次资料反映个人行为模式,就出现层次谬误。
其次,指标属于不同测量层次,在探索多变量关系时应关注统计技术的前提是否满足,使用恰当指标。
2、比较法
比较法有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目的是寻求发现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共同特征,根据原始数据提出结论。
避免资料错误是比较法的关键。
对初级观察资料,要关注其是否严格按照调查提纲获得,如果资料由多种方法和角度获得,就应进行比较,并注意观察时间的长短。
对初级访问资料,要关注被研究者的态度、熟悉程度等状况。对于次级资料,应搞清文献的作者和出版者的背景,注意文献的编写时间与准确性。
比较法应该遵循有关原则:
①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结合。
②比较共同点和差异点。
③注意可比性。
④发现和比较本质的异同。
高频

行动研究

1、内涵
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的研究方法。被研究者不再只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者。研究者也不是“袖手旁观”,她要同“被研究者”一起行动。
2、类型
(1)按照侧重重点分类
主要包括:行动者用科学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行动者为解决自已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和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2)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分类
主要包括:“行动中认识”、“行动者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
(3)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分类
主要包括: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
3、评价

高频

基本概念

1、定量研究

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收集量化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

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

比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

2、定性研究

注重具体独特的现象,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的现实,探索社会关系,从而对个体进行理解、阐释和深度描述。

常用方法:观察法、访问法、个案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以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建构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高频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高频

适用范围

定量研究适用于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对容易、需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调查与预测等场合。

定性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境,它需要低度的观念概化和学术建构,需要发现案主的主观理念,需要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设,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高频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1)问卷类型
①自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②访问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适合于被调查文化水平不高、调查问题较复杂的情况,由参与者自行填答。
(2)问卷结构
①标题:标题即问卷名称,标题位于问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让被调查者准确理解调查内容和目的。
②封面信: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旨在说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且要素明确,语言精练。
③指导语:指导语主要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有不同形式。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标、问卷特性等予以综合考虑。
④问卷和答案: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根据答案特征,问卷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⑤编码: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答案予以,某个字母或数字作为其代码。
⑥其他:问卷还包括问卷编号、被访人联系电话、访问员签名、访问时间、结束感谢语等。
(3)问卷设计
①原则: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和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②步骤:进行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使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刷
③问题和答案是问卷设计的核心:关注问题特性、注意语言表达、数量时间适当、问题按序排列
④问卷和答案的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
(4)评价
优点:问卷采用匿名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较多人资料利于中和个别人的极端回答;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各市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便于比较分析;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则节省不少资源。
缺点: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员有较好的素质,在大规模研究中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职业等有一定要求;某些类型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知道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高频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
(1)三对要素
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侧和后侧。
(2)标准实验设计
(3)成功设计的标准
(4)评价

高频

观察法

观察法:概念与类型;观察准备;观察内容;观察记录;评价

高频

访谈法

访谈法:概念与类型;常用形式;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过程;访问员素质;评价

高频

现存统计资料、比较法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是其常用方法。
1.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含义:就是对既有统计数据进行剖析以进一步发现其信息,可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也可以为大型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现存统计资料的审校要完成如下工作:
①了解其来源、目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技术,以对其背景有全面把握。
②了解资料的指标定义、分组、统计范围等信息从而判断其可比性。
③对可疑资料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
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应注意几方面问题。
首先,分析单位往往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甚至国家。如果用群体层次资料反映个人行为模式,就出现层次谬误。
其次,指标属于不同测量层次,在探索多变量关系时应关注统计技术的前提是否满足,使用恰当指标。
2、比较法
比较法有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目的是寻求发现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共同特征,根据原始数据提出结论。
避免资料错误是比较法的关键。
对初级观察资料,要关注其是否严格按照调查提纲获得,如果资料由多种方法和角度获得,就应进行比较,并注意观察时间的长短。
对初级访问资料,要关注被研究者的态度、熟悉程度等状况。对于次级资料,应搞清文献的作者和出版者的背景,注意文献的编写时间与准确性。
比较法应该遵循有关原则:
①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结合。
②比较共同点和差异点。
③注意可比性。
④发现和比较本质的异同。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