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第二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妇女的婚姻、家庭工作
所属版本:2025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介绍

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
(1)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
尊重和接纳多样性;重新调整权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和平衡;父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训练;社会应为家庭提供必要资源和服务。
(2)夫妻关系
(3)婆媳关系
(4)亲子关系
(5)家庭教育
合理运用方法: 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28
实施家庭教育,要合理运用哪些方式方法?

实施家庭教育,要合理运用哪些方式方法?

实施家庭教育,要合理运用哪些方式方法?(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
2024-12-19 浏览:31
隔代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隔代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隔代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1、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统一;2、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3、年轻的父母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
2024-12-19 浏览:35
在社会学视角下,应遵循婆媳关系调适的原则有哪些方面?

在社会学视角下,应遵循婆媳关系调适的原则有哪些方面?

在社会学视角下,应遵循婆媳关系调适的原则有哪些方面?(1)让媳妇认识到婆家和娘家都要平等对待,不要分亲疏远近。(2)遵循包容和相互理解、将心比心等原则,在婆媳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3)在婆媳关系
2024-12-19 浏览:21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包括哪些?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包括哪些?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包括哪些?1、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1)尊重和接纳家庭、婚姻形式多样性。(2)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3)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平衡。(4)父亲和母亲的职责都
2024-12-19 浏览:66
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包括哪些?

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包括哪些?

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包括哪些?(1)尊重和接纳家庭、婚姻形式多样性。(2)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3)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平衡。(4)父亲和母亲的职责都需要训练。(5)社会应
2024-12-19 浏览:35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社区为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政策落地,与街道社会工作站密切配合,在社区提供 0-3岁托幼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支持服务。下列服务中,体现性别视角家庭工作原则的是( )。
A . 开办“新手妈妈训练营”
B . 开办亲子关系改善工作坊
C . 开办“新手爸爸训练营”
D . 开办亲职能力提升工作坊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
(1) 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
(2)重新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
(3)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
(4)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故C正确)。
(5)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
从性别视角来看家庭,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性别平等的敏感度,关注妇女的经验,关心家庭中女性是否受到来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外在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给妇女造成了压迫并导致她们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自我增权,如何争取自我更人性化的生活,以及教育其他成员如何尊重女性独特的个性和权利,而不仅仅成为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A选项错误:该服务将目标群体限定为 “新手妈妈”,默认育儿是女性的责任,强化了 “母亲主导育儿” 的传统性别分工,与性别视角中 “平等参与” 的原则相悖。
B选项错误:工作坊未明确区分参与主体,可能默认由母亲参与(因传统分工中母亲更多承担亲子互动角色),未主动推动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无法直接体现性别视角对分工结构的干预。
C选项正确:该服务专门针对 “新手爸爸”,通过培训促使父亲主动参与育儿,打破 “父亲缺位” 的传统模式,直接推动家庭育儿责任的重新分配,符合性别视角中 “倡导父母平等参与” 的原则,从结构上挑战了 “育儿是母亲天职” 的性别刻板印象。
D选项错误:亲职能力培训虽面向父母双方,但未明确引导父亲参与,可能因传统分工惯性导致母亲成为主要参与者,无法有效改变育儿责任分配的结构性问题,缺乏对性别分工的针对性干预。
故选C选项。

单选题 2.在一次妇女互助小组中,张华抱怨婆婆与丈夫、儿子太过亲近,把自己当外人,委屈得哭个不停。社会工作者于燕对她实施个案会谈,进行辅导。以下于燕在调节婆媳关系时(  )的做法是可取的。
A . 指责张华不大度,奶奶疼孙子做母亲的应该高兴
B . 指责婆婆不懂教育,应该让儿媳教育孩子
C . 指责丈夫不照顾妻子的感受
D . 帮助婆婆认识与儿子和孙子之间的关系、角色、权利的边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社会学视角下,应遵循婆媳关系调适的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1)让媳妇认识到婆家和娘家都要平等对待,不要分亲疏远近。
(2)遵循包容和相互理解、将心比心等原则,在婆媳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
(3)在婆媳关系的调适中,丈夫要发挥积极的调节器的作用。
(4)帮助婆婆认识与儿子和孙子女之间的关系、角色、权利的边界。
故选D选项。
ABC指责错误,社工在服务的过程当中应对服务对象尊重和接纳,不应指责服务对象及其家人。

单选题 3.社会工作者小李在与社区中的已婚妇女接触中了解到。大多数家庭存在婆媳矛盾。在家务分工、晚辈教育、老人赡养、经济支配等方面婆媳观念是不一致的。经过分析,小李认为,老人的“从夫居、养儿防老”观念是导致婆媳矛盾的深层根源。小李的上述分析反映了()对家庭的影响。
A . 传统性别制度
B . 婆媳个人素质
C . 传统性别角色
D . 婆媳两代关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影响下,人们通常把婆媳问题归因为婆婆或媳妇个人的素质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对婆媳双方都不公平。这与我们的婚居制——男娶女嫁,随夫居有直接关系,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妇女在结婚后就成为婆家的人,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断裂,而养儿防老的具体养老责任,如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等责任全落在媳妇身上,人们甚至将儿子不孝顺的罪名也落在媳妇身上,这些原因导致婆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因此,解决婆媳关系这个永久的问题要从根治性别制度入手。
题干中小李的分析指出,婆媳矛盾的核心并非个体差异或代际沟通问题,而是传统性别制度对家庭权力结构和责任分配的固化(如女性依附男性家庭、养老责任与性别绑定),这一制度性因素导致婆媳在现代家庭生活中产生观念冲突。
因此选A。
B. 婆媳个人素质:题干未将矛盾归因于个体素质(如性格、教育),排除。
C. 传统性别角色:若选此项,题干应侧重 “儿媳应全职家务” 等具体角色行为冲突,而非 “从夫居” 这类制度性安排,排除。
D. 婆媳两代关系:仅描述表面现象,未触及 “性别制度” 这一深层根源,排除。

单选题 4.下列关于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家庭问题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相关
B . 婆媳矛盾是看婆媳个人的素质问题
C . 婚姻问题是社会性别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
D . 传统性别制度是导致婆媳矛盾的深层根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家庭问题,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A选项正确)。在夫妻关系的调适中,突出的问题是因家务分工、经济支配、孩子教育等问题引发的矛盾以及婚外情等带来的婚姻危机。而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婆媳关系问题通常在孙辈教育、赡养老人、孝顺老人等方面,是社会性别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C选项正确)。很多人将婆媳矛盾看成婆媳个人的素质问题,这样的看法忽视了传统性别制度(从夫居、养儿防老)是导致婆媳容易产生矛盾的深层根源(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此外,亲子关系问题也与母亲是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人直接相关。
题目问的是【错误】的,故选B选项。

单选题 5.经检查,王女士发现自己难以受孕,近一年来,夫妻俩常因此发生冲突。王女士觉得委屈又自责,心理负担很重,遂向社会工作者小何求助。下列小何的回应中,运用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是()
A . “您觉得哪些行为会引发冲突呢?
B .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您的过错。”
C . “咱们梳理一下你们冲突的情况。“
D . “您可以和丈夫商量领养个孩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33网校解析,禁止转载】从性别视角来看家庭,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性别平等的敏感度,关注妇女的经验,关心家庭中女性是否受到来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外在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给妇女造成了压迫并导致她们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自我增权,如何争取更人性化的生活,以及教育其他成员如何尊重女性独特的个性和权利,而不仅仅成为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所属章节考点】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性别视角社会工作

大咖讲解: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妇女的婚姻、家庭工作

(一)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
(1)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
尊重和接纳多样性;重新调整权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和平衡;父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训练;社会应为家庭提供必要资源和服务。
(2)夫妻关系
(3)婆媳关系
(4)亲子关系
(5)家庭教育
合理运用方法: 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二)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1)单亲母亲家庭的界定和存在的问题
(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
(3)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高频

针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干预

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
(一)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婚姻暴力的概念
(2)婚姻暴力的特征:低自尊、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
(3)对婚姻暴力的误区: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私事”“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太大所致、是暴力性格所致、是受害者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4)婚姻暴力带来的后果:对妇女,身体上伤害,心理上恐惧、无助等;对孩子,攻击性行为,内在情绪焦虑和害怕。
(二)拐卖妇女
1、拐卖妇女问题的界定:
以出卖为目的,涉及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等行为;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危害
2、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伤害
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给被拐妇女的家庭带来深重的灾害。
3、介入策略: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综合治理。
(三)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1、性暴力的定义:强奸、性骚扰、猥亵。
2、性暴力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家庭方面的伤害。
(四)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1、干预原则
(1)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
(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5)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2、干预策略:
(1)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
(2)综合干预行动,多机构合作的服务;
(3)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成员发展意识、建立干预机制;
(4)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心理辅导、咨询,个案辅导等。

高频

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工作

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工作
1、为流动妇女群体提供的服务
(1)国家层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她们平等享受社会保障资源
(2)社区层面,针对需求开展服务,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孩子办夏令营等减少负担
(3)个人层面,建立支持小组,建立互助关系系统,增强维护权利力量,提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

2、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
(1)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
(2)提升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3)用政策和资源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4)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和困难

高频

针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工作

针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工作
1、妇女生殖健康的概念
2、问题的成因
3、干预原则:主体原则、参与原则
4、干预策略:健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妇女为中心”的服务策略;建立妇女定期生殖健康检查的制度

高频

针对妇女就业问题的工作

针对妇女就业问题的工作
1、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就业岗位
2、呼吁政策和法律加强对妇女在报酬、职业健康和福利方面的保障
3、针对流动妇女要强调包括性别在内的社会平等

高频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

(一)妇女与乡村振兴
(二)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1.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3.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4.参与乡村社区治理
(三)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助力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2.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渠道,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4.建立妇女组织化参与机制,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四)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妇女支持系统,有效链接各种资源,开展社区综合发展,让社区支持妇女和家庭,助力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

高频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1、维权内容:维护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计划生育权益等。
2、维权途径:宣传维权的法律知识;调查研究妇女权益状况;落实妇女权益;健全维护妇女权益机制。

高频

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高频

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1)单亲母亲家庭的界定和存在的问题
(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
(3)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高频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婚姻暴力的概念
(2)婚姻暴力的特征:低自尊、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
(3)对婚姻暴力的误区: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私事”“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太大所致、是暴力性格所致、是受害者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4)婚姻暴力带来的后果:对妇女,身体上伤害,心理上恐惧、无助等;对孩子,攻击性行为,内在情绪焦虑和害怕。

高频

拐卖妇女

拐卖妇女
1、拐卖妇女问题的界定:
以出卖为目的,涉及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等行为;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危害
2、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伤害
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给被拐妇女的家庭带来深重的灾害。
3、介入策略: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综合治理。

高频

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1、性暴力的定义:强奸、性骚扰、猥亵。
2、性暴力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家庭方面的伤害。

高频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1、干预原则
(1)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
(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5)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2、干预策略:
(1)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
(2)综合干预行动,多机构合作的服务;
(3)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成员发展意识、建立干预机制;
(4)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心理辅导、咨询,个案辅导等。

高频

为流动妇女群体提供的服务

为流动妇女群体提供的服务
(1)国家层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她们平等享受社会保障资源
(2)社区层面,针对需求开展服务,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孩子办夏令营等减少负担
(3)个人层面,建立支持小组,建立互助关系系统,增强维护权利力量,提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

高频

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

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
(1)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
(2)提升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3)用政策和资源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4)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和困难

高频

妇女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不适。其基本理念是:人们能够有和谐、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有权获得卫生保健和生育健康的知识与信息,有权享有必要和良好的健康服务。

高频

问题的成因

妇女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将妇女的人类生产作为一种私人的事情,因而不能像其他的生产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其次,将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无视妇女作为人的权利,最后,社会为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的资源有限,再加上人们包括妇女自身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这些因素导致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出现。

高频

干预的原则

1.主体原则
妇女是生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妇女作为生育的主体,对生育有权利,对一切有损自己身心健康的生育要求和性生活有权利说"不"。
2. 参与原则
妇女主动参与健康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妇女作为主体应该参与关于妇女生育健康的规划和实施,因为对妇女们来说一个好的健康计划应该由当事人参与,而不是被别人决定,并成为政策被动的承受者。

高频

干预策略

针对妇女生殖健康干预策略
(1)健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
(2)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妇女为中心”服务策略
(3)建立妇女定期生殖健康检查的制度

高频

妇女与乡村振兴

针对妇女贫困问题的工作
定义:
1、物质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2、人文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3、其他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高频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1.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3.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4.参与乡村社区治理

高频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助力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2.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渠道,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4.建立妇女组织化参与机制,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高频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妇女支持系统,有效链接各种资源,开展社区综合发展,让社区支持妇女和家庭,助力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

高频

维权内容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护内容:维护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计划生育权益等。

高频

维权途径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权途径:宣传维权的法律知识;调查研究妇女权益状况;落实妇女权益;健全维护妇女权益机制。

高频

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它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权利以及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
其主要观点是:
第一,妇女受压迫是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现象。
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第三,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妇女和男性同样都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忽视或者忽略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高频

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男女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整个社会平等的一部分。
男女平等国策的贯彻和执行就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没有社会性别视角,很难落实男女平等。
高频

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对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或项目计划等对女性和男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将性别分析纳入社会决策过程即是将性别问题纳入决策主流的过程。 社会性别决策主流化是一个战略,把对女性和男性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 会等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以使女性和男性能平等受益,逐渐消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最终达到社会性别平等。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