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考点解析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介绍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1、干预原则
(1)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
(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5)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2、干预策略:
(1)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
(2)综合干预行动,多机构合作的服务;
(3)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成员发展意识、建立干预机制;
(4)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心理辅导、咨询,个案辅导等。
323.20KB
下载
266.09KB
下载
299.36KB
下载
275.19KB
下载
261.96KB
下载
297.42KB
下载
265.24KB
下载
345.32KB
下载
337.34KB
下载
307.89KB
下载
332.95KB
下载
165.12KB
下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正确,家庭治疗聚焦于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通过夫妻双方的沟通训练、权力关系调整,从根源上改善暴力问题,属于系统性干预,正确。
B选项正确,小白遭受身体暴力,属于紧急危机情况,需立即介入制止暴力(如联系警察、提供庇护所信息),确保其安全,属于危机干预范畴,正确。
C选项正确,小白因自卑缺乏社会支持,需连接妇联、社区庇护所、亲友等资源,形成非正式(亲友)和正式(社会组织)的支持网络,增强其离开暴力环境的能力,正确。
D选项正确,优势视角强调发现服务对象的潜能(如小白的韧性、对女儿的保护欲),帮助其建立自信,摆脱 “攀高枝” 的自卑心理,属于个性化心理支持,正确。
E选项错误,该做法忽视了小白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益,可能加剧暴力伤害,违背社会工作 “保护受害者” 的原则,错误。
故答案为ABC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①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D选项正确);②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③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④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⑤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A选项错误,无论妇女带来的问题是什么,都不要将问题个人化,以减少妇女的自责。
B选项错误,这种做法可能让受暴妇女感到被指责,认为是她们的行为导致了暴力,从而增加她们的自责感。
C选项错误,这可能暗示受暴妇女需要改变自己来适应暴力环境,而不是关注如何帮助她们摆脱暴力。
故选D选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
1.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A选项正确);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B选项正确);
3.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C选项正确);
4.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
社会工作干预原则强调接纳、尊重、关注安全、建立信任关系,而不是让受害妇女保持沉默,因为这可能加剧其孤立和无助感。故D选项错误。
注意,题目问的是【不符合】的,故选D选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
①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②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③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
④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⑤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A. 将受暴妇女问题个人化: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将问题个人化可能会使受暴妇女感到自责和无助,不利于她们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应当关注结构性因素,如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而不仅仅是个人因素。
B. 分析受暴妇女行为与暴力重复的因果关系:虽然理解暴力循环的模式有助于制定干预策略,但直接分析受害者的行为与暴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让受暴妇女感到被指责,认为自己应对暴力负责。更合适的策略是帮助她们认识到暴力是施暴者的选择,而非她们自身行为的结果。
C. 接纳受暴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这是正确且重要的做法。社会工作者应该无条件接纳受暴妇女的感受和经历,倾听她们的声音,避免任何形式的责备或质疑。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并使受暴妇女感受到支持和理解,从而更愿意接受帮助。
D. 协助受暴妇女在家庭和个体角色间取得平衡:虽然帮助受暴妇女处理多重角色的压力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是首要任务。首要任务是确保她们的安全和支持,然后才是探讨如何在不同角色之间找到平衡。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选项正确,母亲面临生命危险,小红存在自我伤害行为,庇护所可提供安全的临时居住环境,避免暴力升级,属于危机介入的核心措施。
C选项正确,属于风险预防,父亲的暴力行为可能延伸至孩子,通过法制教育、暴力危害干预等方式,可降低其对小红施暴的可能性,保护儿童权益。
E选项正确,父亲的情绪管理能力缺失是暴力根源,转介至专业小组(如施暴者矫正项目)可帮助其学习情绪调节技巧,从根本上减少暴力行为。
A选项错误,属于过度干预,寄养家庭适用于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而案例中母亲是受害者,小红的主要风险来自父亲的暴力。优先应保障母女共同安全(如庇护所),而非分离家庭,故 A 不恰当。
D选项错误,时机不当,婚姻治疗需建立在双方自愿且暴力停止的基础上。当前父亲仍在施暴,婚姻治疗可能加剧母亲的危险,且未解决暴力的根本问题,故 D 错误。
故选BCE。
(一)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
(1)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
尊重和接纳多样性;重新调整权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和平衡;父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训练;社会应为家庭提供必要资源和服务。
(2)夫妻关系
(3)婆媳关系
(4)亲子关系
(5)家庭教育
合理运用方法: 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二)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1)单亲母亲家庭的界定和存在的问题
(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
(3)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
(一)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婚姻暴力的概念
(2)婚姻暴力的特征:低自尊、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
(3)对婚姻暴力的误区: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私事”“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太大所致、是暴力性格所致、是受害者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4)婚姻暴力带来的后果:对妇女,身体上伤害,心理上恐惧、无助等;对孩子,攻击性行为,内在情绪焦虑和害怕。
(二)拐卖妇女
1、拐卖妇女问题的界定:
以出卖为目的,涉及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等行为;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危害
2、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伤害
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给被拐妇女的家庭带来深重的灾害。
3、介入策略: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综合治理。
(三)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1、性暴力的定义:强奸、性骚扰、猥亵。
2、性暴力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家庭方面的伤害。
(四)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1、干预原则
(1)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
(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5)施暴者对其行为负责并终止暴力行为。
2、干预策略:
(1)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
(2)综合干预行动,多机构合作的服务;
(3)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成员发展意识、建立干预机制;
(4)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心理辅导、咨询,个案辅导等。
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工作
1、为流动妇女群体提供的服务
(1)国家层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她们平等享受社会保障资源
(2)社区层面,针对需求开展服务,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孩子办夏令营等减少负担
(3)个人层面,建立支持小组,建立互助关系系统,增强维护权利力量,提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
2、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
(1)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
(2)提升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3)用政策和资源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4)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和困难
针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工作
1、妇女生殖健康的概念
2、问题的成因
3、干预原则:主体原则、参与原则
4、干预策略:健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妇女为中心”的服务策略;建立妇女定期生殖健康检查的制度
针对妇女就业问题的工作
1、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就业岗位
2、呼吁政策和法律加强对妇女在报酬、职业健康和福利方面的保障
3、针对流动妇女要强调包括性别在内的社会平等
(一)妇女与乡村振兴
(二)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1.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3.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4.参与乡村社区治理
(三)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助力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2.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渠道,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4.建立妇女组织化参与机制,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四)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妇女支持系统,有效链接各种资源,开展社区综合发展,让社区支持妇女和家庭,助力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1、维权内容:维护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计划生育权益等。
2、维权途径:宣传维权的法律知识;调查研究妇女权益状况;落实妇女权益;健全维护妇女权益机制。
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
(1)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
尊重和接纳多样性;重新调整权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和平衡;父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训练;社会应为家庭提供必要资源和服务。
(2)夫妻关系
(3)婆媳关系
(4)亲子关系
(5)家庭教育
合理运用方法: 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1)单亲母亲家庭的界定和存在的问题
(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
(3)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1)婚姻暴力的概念
(2)婚姻暴力的特征:低自尊、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
(3)对婚姻暴力的误区:两口子打架是“家务事”“私事”“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太大所致、是暴力性格所致、是受害者的不当行为引起的。
(4)婚姻暴力带来的后果:对妇女,身体上伤害,心理上恐惧、无助等;对孩子,攻击性行为,内在情绪焦虑和害怕。
拐卖妇女
1、拐卖妇女问题的界定:
以出卖为目的,涉及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等行为;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危害
2、对被拐卖妇女造成的伤害
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给被拐妇女的家庭带来深重的灾害。
3、介入策略: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1、性暴力的定义:强奸、性骚扰、猥亵。
2、性暴力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家庭方面的伤害。
为流动妇女群体提供的服务
(1)国家层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她们平等享受社会保障资源
(2)社区层面,针对需求开展服务,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孩子办夏令营等减少负担
(3)个人层面,建立支持小组,建立互助关系系统,增强维护权利力量,提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
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
(1)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
(2)提升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3)用政策和资源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4)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和困难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不适。其基本理念是:人们能够有和谐、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有权获得卫生保健和生育健康的知识与信息,有权享有必要和良好的健康服务。
妇女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将妇女的人类生产作为一种私人的事情,因而不能像其他的生产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其次,将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无视妇女作为人的权利,最后,社会为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的资源有限,再加上人们包括妇女自身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这些因素导致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出现。
1.主体原则
妇女是生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妇女作为生育的主体,对生育有权利,对一切有损自己身心健康的生育要求和性生活有权利说"不"。
2. 参与原则
妇女主动参与健康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者。妇女作为主体应该参与关于妇女生育健康的规划和实施,因为对妇女们来说一个好的健康计划应该由当事人参与,而不是被别人决定,并成为政策被动的承受者。
针对妇女生殖健康干预策略
(1)健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
(2)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妇女为中心”服务策略
(3)建立妇女定期生殖健康检查的制度
针对妇女贫困问题的工作
定义:
1、物质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2、人文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3、其他视角定义的妇女贫困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1.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3.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4.参与乡村社区治理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助力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2.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渠道,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4.建立妇女组织化参与机制,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妇女支持系统,有效链接各种资源,开展社区综合发展,让社区支持妇女和家庭,助力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护内容:维护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计划生育权益等。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权途径:宣传维权的法律知识;调查研究妇女权益状况;落实妇女权益;健全维护妇女权益机制。
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对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或项目计划等对女性和男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将性别分析纳入社会决策过程即是将性别问题纳入决策主流的过程。 社会性别决策主流化是一个战略,把对女性和男性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 会等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以使女性和男性能平等受益,逐渐消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最终达到社会性别平等。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刘晓晨
社工女神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免费听
刘战旗
案例讲解透彻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高校社会工作副教授,多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经验。

免费听
何平
干货十足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北京某知名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问学者。

免费听
马海燕
善于归纳总结,举实例讲考点,通俗易懂。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免费听
徐龙超
技巧好记实用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免费听
杨立伟
人帅课精彩
主讲:公共基础知识,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公共基础知识
233网校独家授课老师,曾任职多家公考类教育机构从事专职讲师,主讲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政法干警文综等课程。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大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