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所属科目: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所属版本:2025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介绍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的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
2、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
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成年早期(20-40)、成年中期(40-65岁)、成年晚期(老年)。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2)前运算期(2-7岁)
(3)具体运算期(7-12岁)
(4)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6、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7、依恋理论
(1)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
前依恋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2)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什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什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什么?1、人格发展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2、停滞与退行停滞儿童某一时期矛盾未能顺利解决、需求未能满足或过度满足状况下的保持这一时期行为退行受挫或焦虑时
2024-02-23 浏览:135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有几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有几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有几个阶段?发展阶段主要冲突与任务美德婴儿期0-1岁(1)人格: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照护者);(2)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希望幼儿期1-3岁(1)人格:自主还是羞
2024-02-23 浏览:141
怎么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怎么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怎么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儿童认知四个阶段阶段特点示例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儿童抓握、吮吸了解外部世界。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和示意手段儿童通过语言、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具体运算期
2024-02-23 浏览:144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什么?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什么?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什么?水平阶段根据前习俗水平(0-9岁)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程度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评定行为好坏习俗水平(9-15岁)寻求认可定向
2024-02-23 浏览:158
行为主义理论包含哪些?

行为主义理论包含哪些?

行为主义理论包含哪些?人物理论主要观点华生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与教育的作用—“给我一打婴儿,借助环境我可以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理论1、反应性行为(明显刺激引起的)和操作性行为(有机
2024-02-23 浏览:270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宝宝六个月了,爸爸妈妈逗她时,她会微笑;见到陌生人时,她没有什么表情。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宝宝正处于( )。
A . 前依恋关系阶段
B .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C .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D .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前依恋关系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以及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强调促进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的行为。此时,婴儿显示出“选择性的社会微笑”,这发生在认出熟悉脸孔的过程中,对不熟悉脸孔则较少作出微笑反应。故选B。
前依恋关系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其典型特征是具有"预先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好像为婴儿预先安排了人类的交流。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随着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变得十分明显。在这一阶段,他们能够清晰地指明他们依恋关系的对象是谁。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在第二年的某个时间,婴儿进入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此时,婴儿获得了自我观念,并且已经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婴儿学会对他人行为的结果作出推断,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他们的行为。

多选题 2.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  )。
A . 前依恋关系阶段
B . 模糊不清的依恋关系阶段
C .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D .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E .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前依恋关系阶段;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B选项为干扰选项。
故答案为ACDE。

单选题 3.五年级的小平过马路时告诉妈妈一定要等到绿灯亮才可走,只有大家这么做了通行才会顺畅安全。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平的道德水平处在(  )。
A .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 .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C .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 . 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据此可知小平处在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根据题干可以得出小平处于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小平的行为反映了他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威的态度。小平认为按照交通规则(等待绿灯)行事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安全,也是为了维护整体的社会秩序和安全。这种对法规的尊重及遵循体现了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的特点,该阶段的孩子认为应当遵循社会规则、法律以及权威人士的规定,因为这些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是必要的。
故答案为B。

多选题 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人类在成年中期的特点为(  )。
A . 主要冲突为繁殖还是停滞
B . 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
C . 重要的联系是所有人类
D . 重要的联系是家族、同事、社会规范
E . 任务是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40~65岁)的主要冲突是繁殖还是停滞;重要的联系是家族、同事、社会规范;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形成的美德是关怀。
B项错误,是青少年期的任务;
C项错误,是成年晚期(老年)的重要联系。
故答案为ADE。

多选题 5.以下属于与皮亚杰有关的概念包括(  )
A . 图式
B . 顺应
C . 感知运算阶段
D . 好孩子定向阶段
E . 自我效能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D来自科尔伯格,E来自班杜拉。故答案为ABC。

大咖讲解: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
1.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是解释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
2.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综合了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二)基因理论
1.基因的特点
遗传基因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 DNA 序列,是控制个体生命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2.四种遗传异常
单一基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高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1、符号互动论

(1)米德自我理论:模仿阶段—婴幼儿时期;游戏阶段—儿童时期;概化他人阶段—青少年时期。

(2)托马斯情境定义: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境做所作的主观解释。

2、标签理论

(1)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与他人互动产生的;

(2)成为越轨者是因为他人对行为的反应,是社会给行为者贴上负面的“标签”。

高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发展的5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高频

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
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成年早期(20-40)、成年中期(40-65岁)、成年晚期(老年)。
 

高频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期(0-2岁):感觉和动作;
(2)前运算期(2-7岁):语言和示意手段;
(3)具体运算期(7-12岁):推论与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逻辑运算。

高频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5岁):寻求可认定向阶段与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与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

高频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正强化与负强化;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高频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1)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4个阶段:前依恋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2)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高频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1)米德自我理论:模仿阶段—婴幼儿时期;游戏阶段—儿童时期;概化他人阶段—青少年时期。

(2)托马斯情境定义: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境做所作的主观解释。

高频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

(1)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与他人互动产生的;

(2)成为越轨者是因为他人对行为的反应,是社会给行为者贴上负面的“标签”。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