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所属科目: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第六节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所属版本:2025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介绍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人本主义是14 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20世纪 60年代初期,存在成为人本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5

大咖讲解: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1.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的背景
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弗兰克尔(Frank1)主张心理治疗的对象不是弗洛伊德理论所主张的“潜意识”,而是要针对人类的本质“存在”。
2.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它相信人的理性,认为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行动。
人本观点不仅是人本取向社会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同时也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价值基础。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即
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
(2)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频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2)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①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实务运用中的理念
一是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
二是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三是选择的自由。
四是对话的必要性。
五是实行。
②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重点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不应预先设定服务对象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服务对象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而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