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
(2)职业病预防的法规与政策
1)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①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④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职业病防护:
①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
治工作;
②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③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⑤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3)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2、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
《艾滋病防治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3项要求,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
239.02KB
下载248.58KB
下载247.46KB
下载258.98KB
下载292.60KB
下载232.63KB
下载253.84KB
下载299.56KB
下载264.96KB
下载276.97KB
下载159.69KB
下载203.57KB
下载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选项正确。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李某在乙市进行诊断,故可以向乙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故B正确。
【该知识点超纲,教材无此知识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条例》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一)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二)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三)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四)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选项符合题意。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属于《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而不是用人单位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正确。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及其他疾病进行治疗。BCD选项错误,说法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艾滋病治疗的规定。《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以下3项要求:
①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及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②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2)艾滋病救助的规定。《条例》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①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②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③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④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故C选项错误。
1、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2、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2)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3)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
(4)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1、疾病预防控制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
(2)职业病预防的法规与政策
1)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①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④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职业病防护:
①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
治工作;
②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③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⑤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3)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2、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
《艾滋病防治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3项要求,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组织领导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督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物质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督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
(1)启动前,明确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职责和义务;
(2)启动后,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特别重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报告、应用、通报和发布等内容。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
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
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网络,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型公共建筑预设平疫结合改造接口。
筑牢口岸防疫防线。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和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强化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
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2)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3)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
(4)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疾病预防体制的发展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个体诊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组织领导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督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物质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督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
(1)启动前,明确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职责和义务;
(2)启动后,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特别重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报告、应用、通报和发布等内容。
精神卫生工作和社会心理服务的法规与政策
1、精神卫生法的主要内容
(1)明确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
(2)明确精神卫生工作相关主体职责;
(3)建立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制度;
(4)明确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的相关要求;
(5)明确疑似精神疾病患者的送治权;
(6)规范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医疗制度;
(7)精神障碍的康复制度;
(8)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建构精神卫生保障体系;
(9)明确精神卫生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2、《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
(2)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4)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刘晓晨
社工女神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免费听
刘战旗
案例讲解透彻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高校社会工作副教授,多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经验。
免费听
何平
干货十足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北京某知名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问学者。
免费听
马海燕
善于归纳总结,举实例讲考点,通俗易懂。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免费听
徐龙超
技巧好记实用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免费听
杨立伟
人帅课精彩
主讲:公共基础知识,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公共基础知识
233网校独家授课老师,曾任职多家公考类教育机构从事专职讲师,主讲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政法干警文综等课程。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大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44 300.17KB
下载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05 4.51 MB
下载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65 4.51 MB
下载2026年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143 456.00K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