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 报考指导 > 笔试报名

教育公平不能遗弃“移民二代”

来源:233网校 2008-01-18 11:28:00
  在京借读的学生中考时,应该报北京高中还是回原籍?北京市教委官员建议这类孩子回户籍所在地读高中。 
  “回原籍读高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回原籍读高中”,对孩子及其家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只有三种选择:其一,父母的一方辞去工作,回原籍陪读;其二,孩子孤身回原籍读书,在人生最重要的性格和习惯养成期彻底脱离父母的监管;其三,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过早进入社会,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或者继续在现有居住地借读,但从此永远无缘内地高考,将来少部分有条件的选择出国留学,绝大部分继续沦为城市边缘人。无论哪一种选择,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都暗藏着巨大的缺憾与损失。
  全国范围内,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如今已经数以千万计,总量可能占到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只是为了获得最基本的教育权,就不得不被迫家庭骨肉分离,否则就只能脱离正常的主流秩序!这样的教育和户籍政策,能说是合理合法的吗?联合国《儿童国际公约》明文规定:缔约国应确保不违背儿童父母的意愿使儿童和父母分离。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这种环境中继续生活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但现行的户籍和高考政策,却是在朝着与此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努力,努力“拆散”一个个宁静的家庭,迫使孩子和父母过早地骨肉分离,进而直接负面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进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当前不合理的户籍管制和教育部门死守计划经济时代“学籍+户籍”的高考体制,已经使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当下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移民二代的户籍和高考壁垒,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不公和未来社会不公的最大隐患。
  在现行的“学籍+户籍”的高考管制体制下,移民二代正在成为被政策抛弃的“无根一代”。既不能正常融入当地城市主流,参与公平竞争,又难以回归原籍,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就会趋向游民化、边缘化和被排斥感,这样下去,他们将有可能成为被扭曲的一代。一组数据显示,2000年上海市与外省市户籍的未成年犯罪人数比大致在6:4,到2005年的比例已经达到3:7.北京海淀法院少年法庭2005年的数据则显示:外来人口的犯罪率是当地人口的3倍!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在一个不合理的制度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独得其利。我们不期望户籍和高考改革一步到位,但有梯度地根据权利顺序依次进行,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公民从一个地方迁居另一个城市,某些无经济成本或成本较低的权利,或者公民的某些最基本的权利是应该立即享有的,比如孩子的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考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还奢谈什么教育公平呢?
相关阅读

距2024社会工作者考试还有

36

立即提分

考试圈子
  • 社工学霸君微信号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中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初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