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ҵҩʦִҵҩ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指导

2011年药剂学辅导:倒吊笔叶

来源:网络 2011年6月15日
导读: 讲述了倒吊笔叶的出处,拼音名,来源,原形态,性味,生境分布,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摘录。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Dǎo Diào Bǐ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rightia pubescens R.B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8-20m.全株具乳汁;树皮黄灰褐色,浅裂;枝条密生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4-1cm;叶片坚纸质,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急尖至钝,叶面微被柔毛,叶背密被柔毛;侧脉每边8-1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裂,裂片宽卵形,比花冠筒短,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白色、浅黄色或粉色,漏斗状,裂片5,长圆形;副花冠分裂为10鳞片,呈流苏状,比花药长或等长,其中5枚鳞片生于花冠裂片上,先端通常有3个小齿,其余5个鳞片生于花冠筒先端,先端2深裂;雄蕊5,花药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药箭头状,被短柔毛;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丝状,向上逐渐增大,柱头卵形。蓇葖2个粘生,线状披针形,灰褐色,斑点不明显,长15-30cm,直径1-2cm.种子线状纺锤形,黄褐色,先端具淡黄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3.5cm.花期4-8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倒吊蜡烛鲜叶100%浓度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植杆菌等有一定抗菌作用[1].

  【性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附方】治感冒发烧: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信息请访问:执业药师课程免费试听 执业药师互动交流 执业药师在线测试模拟题

  2011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习题汇总

  特别推荐: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时间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新变化

  2011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相关推荐:

  2011年药剂学辅导:倒吊笔

  2011年药剂学辅导:倒地铃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