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4讲

来源:233网校 2008年5月10日

  第十七章 补虚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补虚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肉苁蓉、淫羊藿、杜仲、续断。补骨脂、益智仁、蛤蚧、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龟甲、鳖甲。

  熟悉:西洋参、刺五加、大枣、巴戟天、锁阳、骨碎补、冬虫夏草、核桃仁、紫河车、沙苑子、天冬、玉竹、百合、桑椹、墨旱莲、女贞子。

  了解:太子参、白扁豆、蜂蜜、仙茅、狗脊、海马、龙眼肉。

  3.掌握下列各组药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点:人参与党参,白术与苍术,熟地黄与生地黄,白芍与赤芍,南沙参与北沙参,龟甲与鳖甲。

  4.熟悉麦冬与天冬的相同和不同点。

  5.掌握下列各组药物的配伍意义:人参配附子,人参配蛤蚧,人参配麦冬、五味子,黄芪配柴胡、升麻,甘草配白芍,当归配黄芪。

  概述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机能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补虚药,习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本类药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亏损而治各种虚证。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而虚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别。

  气虚证:脾气虚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脱肛

  肺气虚之少言懒语、久咳虚喘、易出虚汗等。

  阳虚证: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夜尿频多

  脾肾阳虚之泄泻肺肾两虚之喘嗽等阳虚证。

  血虚证:心血虚或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阴虚证:肺阴虚之干咳少痰、咽干喉燥。

  胃阴虚之口干舌燥、胃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少苔。

  心阴虚之心烦不眠。

  肝肾碉虚之腰膝酸痛、遗精滑精、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眼目干涩等。

  根据本章药物的药性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

  1、补气药多甘壅滞气,湿盛中满者忌用;

  2、补阳药温燥而能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应用;

  3、补血与补阴药,大多药性滋腻,易伤脾胃,湿阻中焦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4、使用补虚药,应注意脾胃功能,使补虚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人参 甘、微苦,微温 脾、肺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 甘,平 脾、肺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黄芪 甘,微温 脾、肺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白术 甘、苦,温 脾、胃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 甘,平。 脾、肺、肾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甘草 甘,平 心、肺、脾、胃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补阳药
鹿 茸 甘、咸,温 肝、肾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肉苁蓉 甘、咸,温 肾、大肠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淫羊藿 辛、甘,温 肝、肾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杜 仲 甘,温。 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 断 苦、甘、辛微温 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血,行血脉,续折伤
补骨脂 苦、辛,温 肾、脾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 辛,温 脾、肾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蛤 蚧 咸,平 肺、肾 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菟丝子 辛、甘,平 肝、肾脾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补血药
当归 甘、辛,温 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 甘,微温 肝、肾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何首乌 苦、甘、涩,温 肝、肾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白芍 苦、酸,微寒 肝、脾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
阿胶 甘,平 肺、肝、肾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补阴药
南沙参 甘,微寒 肺、胃 清肺养阴益气,祛痰
北沙参 甘,微寒 肺、胃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麦 冬 甘、微苦,微寒 肺、心、胃 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石 斛 甘,微寒 胃、肾 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黄 精 甘,平。 脾、肺、肾 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枸杞子 甘,平 肾肝、肺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龟 甲 甘、咸,寒 肝、肾、心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鳖 甲 咸,寒 归肝、肾经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人参配附子: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

  黄芪配柴胡、升麻: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中气下陷诸证。

  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当归配黄芪:益气生血力强,治血虚或气血双亏证。

  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的口渴等证。

  性微温而善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第1要药;又善安神增智,治心神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性平而补气力较缓。挽救虚脱虽非其所能,但却善补中气、益肺气;又兼养血,治血虚萎黄等证。

  苍术、白术:均味苦性温入脾胃经,功善燥湿健脾,治中焦湿滞证。

  苍术以燥湿为主,治湿阻中焦脘闷苔腻者用之为宜;又兼辛味而能祛风湿、发表,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

  白术以健脾为主,并有补气之功,故治脾虚夹湿乏力便溏者用之为宜;又能利水、止汗、安胎,治水肿、表虚自汗以及脾虚胎动不安等。

  当归、熟地黄:均味甘而善补血,治血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心悸失眠等。

  当归性温而不滋腻,又善活血调经止痛,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诸证,以及跌打瘀痛、虚寒腹痛、血痹痛麻、疮痈等;并能润肠燥,治肠燥便秘。

  熟地黄性微温而滋腻,又善滋阴补精益髓,治肾阴不足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及精血亏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

  熟地黄、生地黄:生地黄为鲜品干燥者,熟地黄为生地黄的蒸制品。

  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证。

  熟地黄性微温且滋腻,长于补血滋阴、填精益髓,又治血虚精亏诸证及肾阴不足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

  生地黄性寒而清热,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凡血热伤津或阴液亏虚有热者宜用,又治热病伤阴舌绛或阴虚发热、消渴及血热妄行的诸出血证。

  赤芍、白芍:赤芍清热行敦,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止痛,血热或血瘀疼痛者宜之,善治热入营血、血热斑疹吐衄,以及瘀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证。

  白芍补敛平肝,功能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善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阴虚盗汗、表虚自汗、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及肝阳上亢之眩晕等证……

  南沙参、北沙参:均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以及阴虚津伤的口干舌燥等证。

  南沙参源于桔梗科植物,兼能益气祛痰,善治肺热燥咳或阴虚劳嗽有痰,以及阴伤兼气虚之口干舌燥等证;北沙参源于伞形科植物,长于滋阴,善治燥咳或阴虚劳嗽无痰及阴伤重症者。

  龟甲、鳖甲:均味咸寒入肝肾经,同善滋阴潜阳、清虚热,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及阴虚内热等证。

  龟甲滋阴力佳,善治阴虚阳亢之证;又能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治肾虚骨弱,心血虚之心悸失眠及阴虚崩漏;鳖甲长于清虚热,善治热病伤阴、夜热早凉。又能软坚散结,治久疟疟母、症瘕。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