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造价工程师 > 案例分析(土建与安装)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

专享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

13.58MB 下载数:7 第101批 更新时间:2025-09-19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1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2

    2.投资估算计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

    C2=C1(Q2/Q1)n×f

    式中:C2——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1——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Q1——类似项目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2与 Q1的比值在 0.5~2

    之间,可取 n=1;

    f——综合调整系数。

    (2)设备系数(系数估算)法

    C=E(1+f1P1+f2P2+f3P3+…)+I

    式中: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f1,f2,f3,——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3)综合差异系数法

    综合差异系数=Σ(某影响因素占造价比例×该因素的调整系数)

    拟建项目建安工程费=已建类似项目建安工程费×综合差异系数

    考点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1.进口设备原价及计算

    设备

    及工

    器具

    购置

    进口

    设备

    原价

    的组

    FOB=原币货价×

    汇率 离岸价(FOB)

    到岸价

    (CIF)

    抵岸价

    (原价)

    国际运费=FOB×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FOB+国际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

    银行财务费=FOB×银行财务费率

    关税=CIF×进口关税税率

    增值税=(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其中,消费税=(CIF×汇率+关税)×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外贸手续费=CIF×外贸手续费率

    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学习提示】

    本章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属于必考内容,不确定性分析偶尔进行考核,各部分要求如下:

    投资估算:掌握投资构成图及相关计算(估算方法);

    财务分析: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2 个核心公式(理解及变形)、相关指标及盈余资金的

    计算;

    不确定性分析: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敏感系数、临界百分率、敏感曲线图)的原理和计算。

    【备考策略】

    此章考主观题,分值 20 分。此题每年前 2 小问比较简单。后面的小问就会增加难度,每年有一些学员就

    卡在此题,花费了 1 个小时,还没做出来,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我们在考试中,此题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大约在 20 分钟以内,把会做的做了即可,不会做的花几秒钟想一下,如果没有解题思路,立马放弃,进入下

    一题。

    【核心考点】

    考点 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与估算方法

    【考点提示】该考点主要考核总投资构成图和其估算方法,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将直接影响财务

    分析中的折旧、摊销,做题时务必保证正确,若出现错误会导致蝴蝶效应。

    1.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建设项目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造价)

    形成

    “三产一税”

    建设

    投资

    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器

    具购置费

    设备原价

    设备运杂费

    建筑安装工

    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

    增值税

    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地与工程准备费、市政公用配套设

    施费、技术服务费、建设期计列的生产经营费、工程保

    险费、税费等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静态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动态投资=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3

    2.投资估算计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

    C2=C1(Q2/Q1)n×f

    式中:C2——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1——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Q1——类似项目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2与 Q1的比值在 0.5~2

    之间,可取 n=1;

    f——综合调整系数。

    (2)设备系数(系数估算)法

    C=E(1+f1P1+f2P2+f3P3+…)+I

    式中: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f1,f2,f3,——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3)综合差异系数法

    综合差异系数=Σ(某影响因素占造价比例×该因素的调整系数)

    拟建项目建安工程费=已建类似项目建安工程费×综合差异系数

    考点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1.进口设备原价及计算

    设备

    及工

    器具

    购置

    进口

    设备

    原价

    的组

    FOB=原币货价×

    汇率 离岸价(FOB)

    到岸价

    (CIF)

    抵岸价

    (原价)

    国际运费=FOB×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FOB+国际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

    银行财务费=FOB×银行财务费率

    关税=CIF×进口关税税率

    增值税=(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其中,消费税=(CIF×汇率+关税)×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外贸手续费=CIF×外贸手续费率

    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学习提示】

    本章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属于必考内容,不确定性分析偶尔进行考核,各部分要求如下:

    投资估算:掌握投资构成图及相关计算(估算方法);

    财务分析: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2 个核心公式(理解及变形)、相关指标及盈余资金的

    计算;

    不确定性分析: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敏感系数、临界百分率、敏感曲线图)的原理和计算。

    【备考策略】

    此章考主观题,分值 20 分。此题每年前 2 小问比较简单。后面的小问就会增加难度,每年有一些学员就

    卡在此题,花费了 1 个小时,还没做出来,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我们在考试中,此题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大约在 20 分钟以内,把会做的做了即可,不会做的花几秒钟想一下,如果没有解题思路,立马放弃,进入下

    一题。

    【核心考点】

    考点 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与估算方法

    【考点提示】该考点主要考核总投资构成图和其估算方法,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将直接影响财务

    分析中的折旧、摊销,做题时务必保证正确,若出现错误会导致蝴蝶效应。

    1.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建设项目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造价)

    形成

    “三产一税”

    建设

    投资

    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器

    具购置费

    设备原价

    设备运杂费

    建筑安装工

    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

    增值税

    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地与工程准备费、市政公用配套设

    施费、技术服务费、建设期计列的生产经营费、工程保

    险费、税费等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静态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动态投资=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2.投资估算计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

    C2=C1(Q2/Q1)n×f

    式中:C2——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1——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Q1——类似项目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2与 Q1的比值在 0.5~2

    之间,可取 n=1;

    f——综合调整系数。

    (2)设备系数(系数估算)法

    C=E(1+f1P1+f2P2+f3P3+…)+I

    式中: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f1,f2,f3,——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3)综合差异系数法

    综合差异系数=Σ(某影响因素占造价比例×该因素的调整系数)

    拟建项目建安工程费=已建类似项目建安工程费×综合差异系数

    考点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1.进口设备原价及计算

    设备

    及工

    器具

    购置

    进口

    设备

    原价

    的组

    FOB=原币货价×

    汇率 离岸价(FOB)

    到岸价

    (CIF)

    抵岸价

    (原价)

    国际运费=FOB×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FOB+国际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

    银行财务费=FOB×银行财务费率

    关税=CIF×进口关税税率

    增值税=(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其中,消费税=(CIF×汇率+关税)×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外贸手续费=CIF×外贸手续费率

    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学习提示】

    本章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属于必考内容,不确定性分析偶尔进行考核,各部分要求如下:

    投资估算:掌握投资构成图及相关计算(估算方法);

    财务分析: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2 个核心公式(理解及变形)、相关指标及盈余资金的

    计算;

    不确定性分析: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敏感系数、临界百分率、敏感曲线图)的原理和计算。

    【备考策略】

    此章考主观题,分值 20 分。此题每年前 2 小问比较简单。后面的小问就会增加难度,每年有一些学员就

    卡在此题,花费了 1 个小时,还没做出来,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我们在考试中,此题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大约在 20 分钟以内,把会做的做了即可,不会做的花几秒钟想一下,如果没有解题思路,立马放弃,进入下

    一题。

    【核心考点】

    考点 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与估算方法

    【考点提示】该考点主要考核总投资构成图和其估算方法,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将直接影响财务

    分析中的折旧、摊销,做题时务必保证正确,若出现错误会导致蝴蝶效应。

    1.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建设项目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造价)

    形成

    “三产一税”

    建设

    投资

    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器

    具购置费

    设备原价

    设备运杂费

    建筑安装工

    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

    增值税

    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地与工程准备费、市政公用配套设

    施费、技术服务费、建设期计列的生产经营费、工程保

    险费、税费等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静态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动态投资=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4

    2.投资估算计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

    C2=C1(Q2/Q1)n×f

    式中:C2——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1——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Q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Q1——类似项目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2与 Q1的比值在 0.5~2

    之间,可取 n=1;

    f——综合调整系数。

    (2)设备系数(系数估算)法

    C=E(1+f1P1+f2P2+f3P3+…)+I

    式中: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f1,f2,f3,——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3)综合差异系数法

    综合差异系数=Σ(某影响因素占造价比例×该因素的调整系数)

    拟建项目建安工程费=已建类似项目建安工程费×综合差异系数

    考点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1.进口设备原价及计算

    设备

    及工

    器具

    购置

    进口

    设备

    原价

    的组

    FOB=原币货价×

    汇率 离岸价(FOB)

    到岸价

    (CIF)

    抵岸价

    (原价)

    国际运费=FOB×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FOB+国际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

    银行财务费=FOB×银行财务费率

    关税=CIF×进口关税税率

    增值税=(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其中,消费税=(CIF×汇率+关税)×消费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外贸手续费=CIF×外贸手续费率

    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学习提示】

    本章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属于必考内容,不确定性分析偶尔进行考核,各部分要求如下:

    投资估算:掌握投资构成图及相关计算(估算方法);

    财务分析: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2 个核心公式(理解及变形)、相关指标及盈余资金的

    计算;

    不确定性分析: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敏感系数、临界百分率、敏感曲线图)的原理和计算。

    【备考策略】

    此章考主观题,分值 20 分。此题每年前 2 小问比较简单。后面的小问就会增加难度,每年有一些学员就

    卡在此题,花费了 1 个小时,还没做出来,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我们在考试中,此题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大约在 20 分钟以内,把会做的做了即可,不会做的花几秒钟想一下,如果没有解题思路,立马放弃,进入下

    一题。

    【核心考点】

    考点 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与估算方法

    【考点提示】该考点主要考核总投资构成图和其估算方法,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计算,将直接影响财务

    分析中的折旧、摊销,做题时务必保证正确,若出现错误会导致蝴蝶效应。

    1.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建设项目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造价)

    形成

    “三产一税”

    建设

    投资

    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器

    具购置费

    设备原价

    设备运杂费

    建筑安装工

    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

    增值税

    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地与工程准备费、市政公用配套设

    施费、技术服务费、建设期计列的生产经营费、工程保

    险费、税费等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静态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动态投资=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考点 5:建设期借款与偿还

    【考点提示】建设期只计息不还;题干没有特别说明,建设期均衡贷款。

    理解:建设期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实际贷款利率

    1.建设期计息公式:

    qj=(Pj-1+Aj/2)×i

    式中:qj—建设期第 j年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j—建设期第 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建设期借款的偿还

    常见的三种偿还方式: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最大能力偿还法。

    (1)等额本金法:每年归还本金是定值。

    每年应还等额的本金=建设期借款本利和/还款年限

    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利率

    (2)等额本息法:每年归还本金、利息之和是定值。

    A=P(A/P,i,n)=P·i·(1+i)n/[(1+i)n-1]

    3.最大能力偿还法

    某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

    (此计算与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相关)

    考点 6:流动资金估算

    1.分项详细估算法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一 流动资产

    1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 预付账款 年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3 存货

    3.1 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3.2 在产品 (年工资福利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周转次数

    3.3 产成品 (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周转次数

    3.4 其他材料 年其他材料费/年周转次数

    4 库存现金 (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二 流动负债

    1 预收账款 年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

    2 应付账款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年周转次数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5

    考点 5:建设期借款与偿还

    【考点提示】建设期只计息不还;题干没有特别说明,建设期均衡贷款。

    理解:建设期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实际贷款利率

    1.建设期计息公式:

    qj=(Pj-1+Aj/2)×i

    式中:qj—建设期第 j年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j—建设期第 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建设期借款的偿还

    常见的三种偿还方式: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最大能力偿还法。

    (1)等额本金法:每年归还本金是定值。

    每年应还等额的本金=建设期借款本利和/还款年限

    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利率

    (2)等额本息法:每年归还本金、利息之和是定值。

    A=P(A/P,i,n)=P·i·(1+i)n/[(1+i)n-1]

    3.最大能力偿还法

    某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

    (此计算与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相关)

    考点 6:流动资金估算

    1.分项详细估算法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一 流动资产

    1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 预付账款 年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3 存货

    3.1 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3.2 在产品 (年工资福利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周转次数

    3.3 产成品 (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周转次数

    3.4 其他材料 年其他材料费/年周转次数

    4 库存现金 (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二 流动负债

    1 预收账款 年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

    2 应付账款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年周转次数

    考点 5:建设期借款与偿还

    【考点提示】建设期只计息不还;题干没有特别说明,建设期均衡贷款。

    理解:建设期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实际贷款利率

    1.建设期计息公式:

    qj=(Pj-1+Aj/2)×i

    式中:qj—建设期第 j年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j—建设期第 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建设期借款的偿还

    常见的三种偿还方式: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最大能力偿还法。

    (1)等额本金法:每年归还本金是定值。

    每年应还等额的本金=建设期借款本利和/还款年限

    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利率

    (2)等额本息法:每年归还本金、利息之和是定值。

    A=P(A/P,i,n)=P·i·(1+i)n/[(1+i)n-1]

    3.最大能力偿还法

    某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

    (此计算与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相关)

    考点 6:流动资金估算

    1.分项详细估算法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一 流动资产

    1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 预付账款 年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3 存货

    3.1 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3.2 在产品 (年工资福利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周转次数

    3.3 产成品 (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周转次数

    3.4 其他材料 年其他材料费/年周转次数

    4 库存现金 (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二 流动负债

    1 预收账款 年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

    2 应付账款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年周转次数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6

    考点 5:建设期借款与偿还

    【考点提示】建设期只计息不还;题干没有特别说明,建设期均衡贷款。

    理解:建设期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实际贷款利率

    1.建设期计息公式:

    qj=(Pj-1+Aj/2)×i

    式中:qj—建设期第 j年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j—建设期第 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建设期借款的偿还

    常见的三种偿还方式: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最大能力偿还法。

    (1)等额本金法:每年归还本金是定值。

    每年应还等额的本金=建设期借款本利和/还款年限

    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借款余额×利率

    (2)等额本息法:每年归还本金、利息之和是定值。

    A=P(A/P,i,n)=P·i·(1+i)n/[(1+i)n-1]

    3.最大能力偿还法

    某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

    (此计算与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相关)

    考点 6:流动资金估算

    1.分项详细估算法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一 流动资产

    1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 预付账款 年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

    3 存货

    3.1 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3.2 在产品 (年工资福利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周转次数

    3.3 产成品 (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周转次数

    3.4 其他材料 年其他材料费/年周转次数

    4 库存现金 (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二 流动负债

    1 预收账款 年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

    2 应付账款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年周转次数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三 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本年增

    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考点提示】四个账款的记忆方法:记住应收账款为资产,与它两个字都不一样的也是资产(预付),一

    个字不一样的为负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扩大指标估算法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常用的基数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考试以题目背景说明为准)。

    考点 7:流动资金借款与临时借款

    1.流动资金借款

    (1)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在运营期间计息付息不还本,运营期末回收流动资金。

    (2)计息公式:年利息=年流动资金贷款额×年贷款利率

    2.临时借款

    适合建设期利息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或等额本息偿还法,不适用于最大能力偿还法(最大能力偿还法时

    不发生临时借款)。

    临时借款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首先需要判断某年是否具备偿还能力,即是否需要临时借款。如

    需要,再计算临时借款额及利息。

    考点 8:总成本费用

    1.总成本费用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

    或: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考点提示】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利息支出、维持运营投资一般为固定成本,经营成本一般为可

    变成本。经营成本中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可变成本,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一般为

    固定成本。

    3.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折旧)

    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考点提示】①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②建设项目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

    含建设期利息。③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

    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残值与余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如 5%)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

    5.摊销(平均年限法)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6.利息

    总成本费用中的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即:运营期某年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7.维持运营投资(一般列入年度总成本)

    8.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一般与盈亏平衡分析结合考查)

    按题目背景来计算(可变成本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考点 9:盈亏平衡分析

    1.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税=0(利润总额为 0 时,盈亏平衡)其中:销售收入=销售量

    ×单价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增值税附加税=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税率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实物产销量、年销售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年固定总成本的绝对量、

    生产能力利用率。

    广泛应用:盈亏平衡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

    (1)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

    率)

    (2)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量盈亏平衡点/正常产销量×100%

    3.基于盈亏平衡点的项目评价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7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三 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本年增

    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考点提示】四个账款的记忆方法:记住应收账款为资产,与它两个字都不一样的也是资产(预付),一

    个字不一样的为负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扩大指标估算法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常用的基数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考试以题目背景说明为准)。

    考点 7:流动资金借款与临时借款

    1.流动资金借款

    (1)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在运营期间计息付息不还本,运营期末回收流动资金。

    (2)计息公式:年利息=年流动资金贷款额×年贷款利率

    2.临时借款

    适合建设期利息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或等额本息偿还法,不适用于最大能力偿还法(最大能力偿还法时

    不发生临时借款)。

    临时借款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首先需要判断某年是否具备偿还能力,即是否需要临时借款。如

    需要,再计算临时借款额及利息。

    考点 8:总成本费用

    1.总成本费用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

    或: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考点提示】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利息支出、维持运营投资一般为固定成本,经营成本一般为可

    变成本。经营成本中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可变成本,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一般为

    固定成本。

    3.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折旧)

    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考点提示】①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②建设项目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

    含建设期利息。③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

    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残值与余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如 5%)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

    5.摊销(平均年限法)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6.利息

    总成本费用中的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即:运营期某年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7.维持运营投资(一般列入年度总成本)

    8.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一般与盈亏平衡分析结合考查)

    按题目背景来计算(可变成本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考点 9:盈亏平衡分析

    1.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税=0(利润总额为 0 时,盈亏平衡)其中:销售收入=销售量

    ×单价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增值税附加税=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税率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实物产销量、年销售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年固定总成本的绝对量、

    生产能力利用率。

    广泛应用:盈亏平衡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

    (1)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

    率)

    (2)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量盈亏平衡点/正常产销量×100%

    3.基于盈亏平衡点的项目评价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三 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本年增

    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考点提示】四个账款的记忆方法:记住应收账款为资产,与它两个字都不一样的也是资产(预付),一

    个字不一样的为负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扩大指标估算法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常用的基数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考试以题目背景说明为准)。

    考点 7:流动资金借款与临时借款

    1.流动资金借款

    (1)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在运营期间计息付息不还本,运营期末回收流动资金。

    (2)计息公式:年利息=年流动资金贷款额×年贷款利率

    2.临时借款

    适合建设期利息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或等额本息偿还法,不适用于最大能力偿还法(最大能力偿还法时

    不发生临时借款)。

    临时借款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首先需要判断某年是否具备偿还能力,即是否需要临时借款。如

    需要,再计算临时借款额及利息。

    考点 8:总成本费用

    1.总成本费用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

    或: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考点提示】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利息支出、维持运营投资一般为固定成本,经营成本一般为可

    变成本。经营成本中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可变成本,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一般为

    固定成本。

    3.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折旧)

    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考点提示】①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②建设项目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

    含建设期利息。③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

    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残值与余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如 5%)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

    5.摊销(平均年限法)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6.利息

    总成本费用中的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即:运营期某年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7.维持运营投资(一般列入年度总成本)

    8.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一般与盈亏平衡分析结合考查)

    按题目背景来计算(可变成本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考点 9:盈亏平衡分析

    1.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税=0(利润总额为 0 时,盈亏平衡)其中:销售收入=销售量

    ×单价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增值税附加税=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税率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实物产销量、年销售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年固定总成本的绝对量、

    生产能力利用率。

    广泛应用:盈亏平衡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

    (1)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

    率)

    (2)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量盈亏平衡点/正常产销量×100%

    3.基于盈亏平衡点的项目评价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30页纸.pdf-图片8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公式

    三 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本年增

    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考点提示】四个账款的记忆方法:记住应收账款为资产,与它两个字都不一样的也是资产(预付),一

    个字不一样的为负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扩大指标估算法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常用的基数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考试以题目背景说明为准)。

    考点 7:流动资金借款与临时借款

    1.流动资金借款

    (1)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在运营期间计息付息不还本,运营期末回收流动资金。

    (2)计息公式:年利息=年流动资金贷款额×年贷款利率

    2.临时借款

    适合建设期利息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或等额本息偿还法,不适用于最大能力偿还法(最大能力偿还法时

    不发生临时借款)。

    临时借款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首先需要判断某年是否具备偿还能力,即是否需要临时借款。如

    需要,再计算临时借款额及利息。

    考点 8:总成本费用

    1.总成本费用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

    或: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考点提示】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摊销、利息支出、维持运营投资一般为固定成本,经营成本一般为可

    变成本。经营成本中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可变成本,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一般为

    固定成本。

    3.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折旧)

    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考点提示】①建设项目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②建设项目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

    含建设期利息。③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

    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残值与余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如 5%)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

    5.摊销(平均年限法)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6.利息

    总成本费用中的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即:运营期某年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7.维持运营投资(一般列入年度总成本)

    8.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一般与盈亏平衡分析结合考查)

    按题目背景来计算(可变成本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考点 9:盈亏平衡分析

    1.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税=0(利润总额为 0 时,盈亏平衡)其中:销售收入=销售量

    ×单价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增值税附加税=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税率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实物产销量、年销售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年固定总成本的绝对量、

    生产能力利用率。

    广泛应用:盈亏平衡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

    (1)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

    率)

    (2)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量盈亏平衡点/正常产销量×100%

    3.基于盈亏平衡点的项目评价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

    量和收益或成本也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4.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产品单价不含税)

    考点 10: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及相

    关指标

    1.投资现金流量表

    序号 项目 计算期

    1 2 3 4 5 6 7

    1 现金流入

    1.1 营业收入(不含税)

    1.2 销项税

    1.3 补贴收入

    1.4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1.5 回收流动资金

    2 现金流出

    2.1 建设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

    预备费(不含建设期利息)

    2.2 流动资金

    2.3 经营成本(不含税)

    2.4 进项税

    2.5 应纳增值税

    2.6 增值税附加

    2.7 维持运营投资

    2.8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

    3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4 累计税后净现金流量

    5 折现系数(i)

    6 折现后净现金流量

    7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考点提示】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补贴收入-增值税附加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补贴收入-增值税附加

    基于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财务评价指标:

    (1)有三个常见指标:净现值(FNPV)、内部收益率(FIRR)、静态投资回收期或动态投资回收期(Pt

    或 Pt’)。

    净现值为表中最后一年的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

    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绝

    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2)财务评价:①净现值≥0,项目可行;②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③静态投资回

    收期≤行业基准回收期,项目可行;④动态投资回收期比静态投资回收期长。

    2.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序号 项目 计算期

    1 2 3 4 5 6 7

    1 现金流入

    1.1 营业收入(不含税)

    1.2 销项税

    1.3 补贴收入

    1.4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1.5 回收流动资金

    2 现金流出

    2.1 资本金

    2.2 借款本金偿还(还本)

    2.3 借款利息支付(付息)

    2.4 流动资金投资

    2.5 经营成本(不含税)

    2.6 进项税

    2.7 应纳增值税

    2.8 增值税附加

    2.9 维持运营投资

    2.10 所得税=税前利润×所得税率

    3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2

    4 累计税后净现金流量

    5 折现系数(i)

    6 折现后净现金流量

    7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