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计量土建考点

技术与计量(土建)---防水工程施工

来源:233网校 2008年1月8日
第十节防水工程施工
一、屋面防水层的施工
(一)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卷材防水是平屋顶应用最广的防水方法。以卷材的种类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1.铺贴方法:防水卷材一般用满粘法、条粘法和空铺法来进行铺贴。
2.铺贴方向: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应优先采用平行;当屋面坡度大于15%或受震动时,油毡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25%时,一般不宜使用卷材做防水层。当采用多叠层卷材组成防水层时,上下层卷材不允许相互垂直铺贴。
3.搭接方法与铺贴顺序:当卷材平行于屋脊铺贴时,应按从排水口、檐口、天沟等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铺贴至屋脊最高标高处的铺贴顺序进行施工。
4.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的工艺流程
应对干燥、平整、干净并已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找平层各细部构造、节点防水部位用附加卷材或防水材料、密封材料作附加增强处理,然后才能铺贴防水层,防水层施工至末尾还应作收头处理。
2006考题、有关卷材防水屋面施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B.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于屋面铺贴
C.搭接缝宜留在沟底,不宜留在天沟侧面
D.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应最大频率的风向搭接
(二)屋面涂膜防水的施工
涂膜防水是指用防水涂料涂于屋面基层形成防水膜。涂膜防水层用于Ⅲ、Ⅳ级防水屋面时均可单独采用一道设防,也可用于Ⅰ、Ⅱ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二道以上设防时,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应采用相容类材料;涂膜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如刚性防水层在其上)应设隔离层;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使用形成一道防水层。
将适用于涂膜防水层的涂料分成两类:①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②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除此之外,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面防水工程。
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②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③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④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⑤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三)刚性防水屋面施工
刚性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无保温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防水。
对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以上的重要建筑物,只有与卷材刚柔结合做二道以上防水时方可使用。刚性防水层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沉陷基本稳定后再施工。应将大面积板块分成小板块,接缝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充。
(1)刚性防水屋面对结构层的要求:对屋面板接缝要求,参见涂膜防水层对屋面板的要求;对基层坡度的要求一般可为2%-5%,并且应采用结构找坡;天沟、檐沟应用水泥砂浆找坡。当找坡厚度大于20mm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坡。
(2)刚性防水屋面对防水层厚度、强度的要求:屋面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防水层内应配置直径为4- 6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钢筋网片的保持层厚度不应小于lO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例题:对于防水施工正确的有[   ] 
A. 涂膜防水层用于Ⅲ、Ⅳ级防水屋面时均可单独采用一道设防。
B. 涂膜防水层用于Ⅰ、Ⅱ级防水屋面时均可单独采用一道设防
C. 涂膜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如刚性防水层在其上)应设隔离层
D. 刚性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有保温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防水。
E. 刚性防水屋面对防水层厚度要求不应小于40mm
答案:A C. .E 
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地下工程防水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类:①结构自防水。②表面防水层防水。常用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等。③防排结合,即采用防水加排水措施,排水方案可采用盲沟排水、渗排水、内排水等。
(一)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取材容易、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或掺和料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常用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有:①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②加气剂防水混凝土;③减水剂防水混凝土;④氯化铁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注意掌握(4)~(6)条。
(4)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
(5)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6)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防水构造处理
(1)施工缝处理。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贯穿铁件处理。为保证地下建筑的防水要求,可在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铁片,延长渗水路径、减小渗水压力,达到防水目的。
(二)表面防水层防水
表面防水层防水有刚性、柔性两种。
1.水泥砂浆防水层
水泥砂浆防水层是一种刚性防水层,取材容易,施工方便,防水效果较好,成本较低,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的防水层或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加强层。但水泥砂浆防水层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当结构产生不均匀下沉或受较强烈振动荷载时,易产生裂缝或剥落。对于受腐蚀、高温及反复冻融的砖砌体工程不宜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又可分为:
(1)刚性多层法防水层。
(2)刚性外加剂法防水层。
2.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伸性,可以适应一定的结构振动和微小变形,防水效果较好,目前仍作为地下工程的一种防水方案而被较广泛采用。
卷材防水层施工的铺贴方法,按其与地下防水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分为外贴法和内贴法两种。
(1)外贴法。外贴法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做好后,直接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墙上,然后砌筑保护墙。外贴法的优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小;防水层做好后即可进行漏水试验,修补方便。缺点是工期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底板与墙身接头处卷材易受损。
(2)内贴法。内贴法施工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施工前,先砌筑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最后进行地下建筑墙体浇筑。内贴法的优点是防水层的施工比较方便,不必留接头;施工占地面积小。缺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大;保护墙稳定性差;竣工后如发现漏水较难修复。
例题:地下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的内贴法铺贴优点是[   ] 
A. 施工占地面积大
B. 施工占地面积小
C. 施工不方便
D. 施工方便
E. 竣工后如发现漏水较易修复
答案:B. D  
分析:内贴法的优点是防水层的施工比较方便,不必留接头;施工占地面积小。缺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大;保护墙稳定性差;竣工后如发现漏水较难修复。
(三)止水带防水
为防止变形缝处的渗漏水现象,除在构造设计中考虑防水的能力外,通常还采用止水带防水。
目前,常见的止水带材料有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氯丁橡胶板止水带和金属止水带等。其中,橡胶及塑料止水带均为柔性材料,抗渗、适应变形能力强,是常用的止水带材料;氯丁橡胶止水板是一种新的止水材料,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效果好、造价低且易修补的特点;金属止水带一般仅用于高温环境条件下,而无法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时。
止水带构造形式有:粘贴式、可卸式和埋入式等。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埋入式。
六、楼层、厕浴间、厨房间防水
其防水方法应采用柔性涂膜防水层、刚性防水砂浆防水层或两者复合防水层的防水方法。涂膜要翻至墙面并离地面150mm. 
相关阅读

۹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