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

存货期末计价中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

来源:233网校 2006年9月16日


  如果管理上确实需要分摊的,应以各种材料的账面成本为标准进行分摊。其计算过程如下:

             180000

  A材料存货跌价准备:---------------×40000=14400(元)

            180000+320000

             320000

  B材料存货跌价准备:-----------------×40000=25600(元)

            180000+320000

  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4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14400

  ——B材料 25600

  从上述两种处理方法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上的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当企业用一种材料可以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时,其可变现净值计价基础的确定

  当企业用一种材料能够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时,由于不同的产量组合,所确定的可变现净值基础也随之不同,因此,在确定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就存在各种产品不同产量的组合问题。同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所确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是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即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不会改变生产计划,因此,企业应当按照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进行组合,即可以按照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和市场价(协议价或估计售价),作为计算该材料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例2:资料:

  1、20×2年12月31日,新海公司持有库存原材料——D材料1000吨,计划用于生产乙产品10台和丙产品20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44000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12000元。

  2、20×2年12月31日,乙产品和丙产品的市场价格分别为5000元/台和6000元/台。

  3、估计乙产品和丙产品进一步加工成本分别为每台1000元和2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每台分别为500元和600元。

  4、如果D材料全部用于生产乙产品可以生产35台;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可以生产28台。

  根据上述情况确定新海公司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其计算过程如下:

┌────────┬──┬────┬─────┬─────┬───────┐

│        │产量│ 单价 │ 售价 │进一步加工│ 估计销售费 │

│  产品名称  │(台)│(元/台)│ (元) │成本(元)│用及税金(元)│

│        ├──┼────┼─────┼─────┼───────┤

│        │①│ ② │③=①×②│  ④  │   ⑤   │

├────┬───┼──┼────┼─────┼─────┼───────┤

│按计划│乙产品│10│ 5000 │ 50000 │ 10000 │  5000  │

│ 生产 ├───┼──┼────┼─────┼─────┼───────┤

│    │丙产品│20│ 6000 │ 120000 │ 40000 │  12000  │

├────┴───┼──┼────┼─────┼─────┼───────┤

│  合 计  │  │    │ 170000 │ 50000 │  17000  │

├────┬───┼──┼────┼─────┼─────┼───────┤

│单独生产│乙产品│35│ 5000 │ 175000 │ 35000 │  17500  │

├────┼───┼──┼────┼─────┼─────┼───────┤

│单独生产│丙产品│28│ 6000 │ 168000 │ 56000 │  16800  │

└────┴───┴──┴────┴─────┴─────┴───────┘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