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

现金流量表的粉饰、隐晦与识别

来源:233网校 2006年9月29日

2、通过持续性分析,判断有无非经常性项目调剂。不法企业在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时,往往同时虚增等额的非经常性的现金流出,而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而言,非经常性的现金流出通常在以后年度难以持续。另外,大额非经常性现金流出往往与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更新相联系,这些都属于非持续行为。因此,在阅读现金流量表时,将连续几个年度的现金流量表各大部分以及明细项目对照,若非经常性现金流出明细项目呈持续状态,如,投资支付现金、购买大额固定资产付出现金等,则很可能有人为调剂的嫌疑。

3、关注“收到(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对于“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在金额巨大时应详细测试,甚至追查到初始账务处理。首先,将“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收到的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明细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计算各自所占比例,若本项目所占比例过高,就进行详细测试,看是否有调剂的可能;其次,将本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同以前多个年度的对应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其变化的趋势,从而推断其总体合理性。相应地,识别投资、筹资活动中其他项目的现金流可参照上述程序进行。

4、与其他报表体系结合起来进行识别,并检测相关方面。首先,从总体上判断现金流量表正表、补充资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其次,应具体检查和测试以下方面:(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和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3)“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的期初期末的变化关系;(4)短期借款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变动情况、各年度变动情况(判断是否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数或很小而通过此项目应急调剂)(5)通过阅读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除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信息,可以间接证实企业现金流量表所表达的信息有无粉饰之嫌。

()识别深层次隐晦的实质

要识别深层次隐晦的实质,尚需如下通用程序和个别程序:

1、通用程序。(1)初步了解提交现金流量表的企业。了解其是否由国有企业改制而形成的,还是民营性质的贸易型、或工贸一体化型企业;企业近期的举措和动向,判断是否有重大收购和资产、债务重组行为。(2)实施询问程序。通过对员工的询问得到的信息若和现金流量表上反映的信息大相径庭,则企业极可能有深层次的隐晦。(3)现场观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判断是否存在大量的积压存货,生产经营是否井然有序。(4)着重分析以间接法为基础而编制的补充资料。企业按规定计提了各项减值准备后,净利润往往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此时不一定代表经营状况不好;相反,当净利润大于经营活动产生产现金净流量时,通过分析补充资料,若应收款项、存货等营运资金的增加数额很大,则说明企业收益的质量不高,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在下降。

2、个别程序。(1)对于“不法企业本身就不想通过正常渠道产生现金流量,而人为制造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量能力强的假象,目的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洗黑钱’或是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的识别,还要进行下列测试:企业年末存货其账面数和实际数是否一致;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是否正确,下年度初期的发运凭证、出库单和记账凭证有无冲红记录出现;同××银行发生联系的招待费用金额,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所属明细项目的真实性,追查各明细项目发生时所附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理性,判断有无将从银行筹措的资金转入证券和期货市场,而未用长()期投资科目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2)对于存在“企业管理层有向投资者隐瞒经营秘密的嫌疑”现象的识别,辅助测试的方面也是详细检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所属明细科目所反映的事项是否真实,追查各明细项目发生时所附的原始凭证真实性、合理性,判断有无将从银行筹措的资金转入证券和期货市场,不用长()期投资科目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