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和2006年考试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数量和分数(2005年与2006年相同)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合计 
 数量  15  10 10  2 2   
 分数  15  20 10  22 33 100 
  (二)命题特点 
  从2005年和2006年《中级会计实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 
  2.重点突出; 
  3.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 
  4.综合性较强; 
  5.题量和难度适中。 
二、如何学习《中级会计实务》 
  (一)订立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规律,掌握问题的关键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加强练习。 
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总 论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 
  (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可比性要求( )。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C.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D.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答疑编号1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2】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2006年考题)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答疑编号1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例题3】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的有( )。(2003年考题)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 
  B.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 
  [答疑编号1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4】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答疑编号100101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