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模拟试题

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预测试卷答案(A卷)

来源:233网校 2007年5月15日

 四、计算分析题

  (一)【答案及解析】

 (1)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首先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该设备的入账成本=400÷(1+10%)+300÷(1+10%)2+300÷(1+10%)3=836.96(万元);

  ②2005年初购入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836.96

 未确认融资费用163.04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③每年利息费用的推算表:

  日期 年初本金

  当年利息费用

  当年还款额

  当年还本额

  2005年   836.96   83.70   400.00   316.30

  2006年   520.66   52.07   300.00   247.93

  2007年   272.73   27.27   300.00   272.73

  ④2005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83.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83.7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⑤2006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52.0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2.0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⑥2007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27.2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7.2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2)2005-2009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计算分析题
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预测试卷答案:第四大题(二)(2)

  (3)会计分录如下

  2005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

  递延所得税资产55.2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54.24

  2006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

  递延所得税资产27.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6.62

  2007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9

  2008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1.38

  递延所得税资产27.62

  2009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3.76

  递延所得税资产55.24

  (二)【答案及解析】

  (1)对甲公司2月5日以土地置换原材料进行账务处理

  ①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收到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300/ 2500=12%< 25%;因补价占交易金额的12%,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②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

  原材料 1880.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19.66

  累计摊销 2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500万×5%) 125

  营业外收入(2500-(2000-200)-125)575

  (2)对甲公司6月30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准则规定,材料价格下降使得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时,该材料应该按照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①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5=935(万元)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970万元,即材料价格下降表明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原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②计算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期末价值

  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70-15==765(万元)

  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65万元,成本为800万元,需计提跌价准备3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

  贷:存货跌价准备 35

  (3)8月15日甲企业债务重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50

  其他业务收入 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0万×17%) 59.5

  交易性金融资产 240

  投资收益(500-240) 26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1000-50-350×1.17-500)40.5

  借:其他业务支出 400

  贷:原材料(800万×50%) 400

  借:存货跌价准 (35万×50%) 17.5

  贷:资产减值损失 17.5

  (注:用原材料的一半抵债,应按相应比例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4)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700—20=680(万元)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生产成本600万元;根据准则规定,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年末时,原材料的成本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5万元,故应冲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7.5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7.5

  贷:资产减值损失 17.5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