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财政税收笔记

2010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1)

来源:233网校 2009-11-25 11:19:00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
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公共产品的内涵较广泛,不仅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如各种公共劳务、无形产品、精神产品等。国防、环保、防疫、行政管理等。

2、特征:

产品\类型\特征

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效用

不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

受益

非排他性(核心特征)

排他性

取得方式

非竞争性(核心特征)

竞争性

提供目的

非盈利性

盈利性

具体而言: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或社会集团享用。
相比之下,私人产品的效用则是可分割的,私人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份额,而且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即谁付款谁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否付费,都会消费而且必须消费这种物品。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当某人购入特定的物品进行消费时,就已经排除了他人购买和消费该物品的可能性。

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长,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公共产品的这个特征,意味着获得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无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而消费者获得私人产品, 则必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提供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私人产品的提供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编辑推荐:
2010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汇总
2010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2)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