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农业经济 > 逢新必考!2025年《中级农业经济》教材新增考点.pdf

精品 逢新必考!2025年《中级农业经济》教材新增考点.pdf

493.14 KB 下载数:32 第102批 更新时间:2025-07-16
  • 逢新必考!2025年《中级农业经济》教材新增考点.pdf-图片1

    逢新必考!2025年《中级农业经济》教材新增考点

    2025年《中级农业经济》教材新增考点

    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推进策略和政策措施

    新增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

    标志。

    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

    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

    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2.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主体特征 高素质劳动力

    技术特征 颠覆性创新

    配置特征 多要素渗透融合

    结构特征 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

    形态特征 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

    3.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型劳动力。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

    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力主要表现为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开发新型劳动对象、

    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劳动者。

    (2)新型劳动工具。

    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工具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尽可能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伴随着现代科技

    的发展,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装备等新型劳动工具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新型劳动对象。

    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对象则是在传统劳动对象基础上增加了伴随科技进步新发现的自然物、注入更多技

    术要素的原材料及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对象。

    4.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推进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

    ①动植物育种技术。

    ②农业生物药物与生物肥料技术。

    ③开展农业生物质工程。

    (2)推进农业要素创新性配置。

    ①培育高素质劳动力。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