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社会融资规模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槐俊升
所属科目: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所属版本:2025

社会融资规模介绍

社会融资规模: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5)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社会融资规模与传统的贷款指标不同,它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券业和保险业获得的融资。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3 14:44:04

社会融资规模考点试题

多选题 1.下列金融统计指标中计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是(  )。
A . 非金融机构在我国A股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
B . 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托贷款
C . 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人民币贷款
D . 房地产公司从地下钱庄获得的高利贷
E . 保险公司向受灾的投保企业提供的损失赔偿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5)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单选题 2.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获得资金总额
A . 债券市场
B . 银行体系
C . 金融市场
D . 金融体系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选项D正确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单选题 3.金融业务计入社会融资规模的是()
A . 证券投资基金
B . 银行理财
C . 未赔款人寿保险
D . 信托贷款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5)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单选题 4.以下计入社会融资规模的是(  )。
A . 证券投资基金
B . 银行理财
C . 未赔款人寿保险
D . 信托贷款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具体包括:①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②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③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④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⑤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多选题 5.下列金融统计指标中计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是(  )。
A . 非金融机构在我国A股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
B . 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托贷款
C . 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人民币贷款
D . 房地产公司从地下钱庄获得的高利贷
E . 保险公司向受灾的投保企业提供的损失赔偿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5)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大咖讲解:社会融资规模

槐俊升
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查看老师课程
葛广宇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者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

(1)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2)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在数量上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为一一对应关系。

3、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层次划分:

1M0=流通中货币(指企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2M1=M0+单位活期存款

3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注】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的流动性较弱,属于准货币。

4、社会融资规模: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5)2022年教材新增 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社会融资规模与传统的贷款指标不同,它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券业和保险业获得的融资。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高频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①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②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①商业银行尽管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但是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②中央银行每放出一笔信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这部分新增信贷资金发放新的贷款;而发放新的贷款又派生新增存款,又成为商业银行再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

③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并不能全数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于有价证券。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一旦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化为现金,流出银行体系,这部分存款也就失去了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的限制。

④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

B: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高频

数字货币

1、数字货币产生的背景:
货币起源于人数商品交换过程,先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等形态。近年来,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快速迭代,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数字金融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催生了数字货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种尝试脱离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机制的新货币——数字货币开始出现。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正式诞生。

2、根据发行人的不同,数字货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匿名性
②安全性
③可编程性
④高效率性

3、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
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①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
②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不计付利息
③低成本
④支付即结算
⑤匿名性
⑥安全性
⑦可编程性
4、数字人民币与支付账户余额的区别:
①债权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中央银行负债,而支付账户余额是支付机构负债。
②信用背书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而支付账户余额是商业信用。
③法偿性不同,数字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性,支付账户余额不具有无限法偿性。
④货币供应量层次不同,数字人民币属于M0,而支付账户余额属于M2。
高频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者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

(1)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2)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在数量上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为一一对应关系。

高频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层次划分:

1M0=流通中货币(指企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2M1=M0+单位活期存款

3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注】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的流动性较弱,属于准货币。

高频

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1.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2.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高频

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①商业银行尽管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但是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②中央银行每放出一笔信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这部分新增信贷资金发放新的贷款;而发放新的贷款又派生新增存款,又成为商业银行再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

③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并不能全数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于有价证券。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一旦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化为现金,流出银行体系,这部分存款也就失去了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的限制。

④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

B: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高频

数字货币产生的背景

货币起源于人数商品交换过程,先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等形态。近年来,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快速迭代,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数字金融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催生了数字货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种尝试脱离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机制的新货币——数字货币开始出现。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正式诞生。

高频

数字货币的特点

根据发行人的不同,数字货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匿名性
②安全性
③可编程性
④高效率性

高频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1.运营体系

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

2.特征

(1)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

(2)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不计付利息。

(3)低成本:人民银行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指定运营机构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4)支付即结算。

(5)匿名性,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

(6)安全性。

(7)可编程性。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