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学说把国际收支的平衡条件应用于外汇供求流动分析,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渠道来决定汇率。
公式: e=f((Y,Y*,P,P*,i,i*,E)
其中e为均衡汇率, Y,Y* 为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P,P*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 i, i*为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E为未来汇率的预期值。
国际收支说表明:
①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
②当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或外国物价水平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
③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将会流入,外汇供应大于外汇需求,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本币将升值。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汇率决定理论的国际收支说表明:①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D说法正确。②当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或外国物价水平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选项B说法正确。③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将会流入,外汇供应大于外汇需求,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本币将升值。选项C说法正确。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一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利率水平相对下降,则刺激资本流出,阻碍资本流入,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造成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反之,利率水平上升,则限制资本流出,刺激资本流入,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从而造成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本题中,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会刺激资本从中国流向美国,人民币贬值。选项C正确。
(一)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货币购买力的物价水平变动是决定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因素。
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相比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反之同理。
(二)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
市场汇率的变动直接取决于外汇的市场供求状况。
如果外汇供不应求,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反之同理。
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关系基本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决定外汇供求的变动。
如果国际收支逆差,则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同理。
(三)市场预期的变化
市场预期变化是导致市场汇率短期变动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们预期未来本币贬值,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导致本币现在的实际贬值;反之,同理。
(四)政府干预汇率
当市场因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涨幅度超出政策目标范围时,货币当局往往会向市场投放外汇,收购本币,使外汇汇率下调;反之同理。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当通过上述外汇市场干预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货币当局还会直接采用行政手段,实行外汇管制,维护汇率稳定。
(一) 汇率变动的直接经济影响
1、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
(1)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经常项目收支。
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下降,而以本币计价的本国进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涨,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收入,减少经常项目支出。反之同理。
(新增)两个需注意问题:
• 弹性,指的是在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条件下,进出口数量需要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动,才能使得贸易收支条件得到改善。
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条件,需要看是否满足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 时间滞后,指的是即使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但在本币贬值初期,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会出现先恶化,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得到改善的现象,这种时间滞后的现象被称为 “J 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
汇率变动将在短时间内引起投机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本币贬值:
• 投机者将本币换外币,资金外流;
• 会加重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减轻外国债务人偿还本币债务的负担,从而减少借贷资本流入,增加借贷资本流出;
• 会提高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本币利润,降低外国在本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外国货币利润,从而刺激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的资本流出,限制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的资本流入。
资本管制较严的国家,由于国际资金进出渠道受到限制 ,因此汇率变动并不会造成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动;
但是对于资本管制较松的国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则非常大。
2、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
如果汇率变动发生在本币与外币之间,汇率变动不会影响通常以外币计值的外汇储备价值。(不换不影响)需换时,如果本币升值,则用外汇储备结成本币的金额会减少,折射出外汇储备价值缩水。
如果汇率变动发生在不同储备货币之间,例如美元与欧元之间,由于通常以美元计量外汇储备价值,则在美元对欧元升值时,欧元外汇储备的美元价值会缩水; 反之,同理。
(二) 汇率变动的间接经济影响
汇率变动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传导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
从贸易收支视角看,在本币贬值时,由于刺激了商品和劳务的出口,限制了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在推动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会通过"外贸乘数"作用带动所有经济部门的增长。
从资本流动视角看,在本币升值时,由于刺激了借贷资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资本的流入,限制了这些资本的流出,如果宏观管理和金融监管得当,则会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增长。
2、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
由于本币贬值首先刺激了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的经济增长,也就提升了这两类产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
其他部门滞后。
但本币过度贬值,也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提高。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
若不考虑商品在国际的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那么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公式:P=eP*
P代表本国商品价格,P*代表外国商品价格,e代表两国间的汇率(直接标价法)。
e=P/P*
国际商品套购活动,将引起汇率水平调整,使得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物价水平之比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倒数)。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某一时段内两国间汇率的波动约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在某一时段内汇率变动的原因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会贬值;
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会升值。
3、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优: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它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汇率与价格的关系, 比较合理地揭示了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研究汇率的先河。
局限:
①只考虑经常账户,忽略了资本流动;
②假设自由贸易,未考虑贸易成本;
③主要考虑贸易品 ,忽视了非贸易品;
④存在技术难题,以消费价格指数(CPI)代表一般物价水平,但 CPI 篮子存在国别差异 ;
⑤该理论未得到实证的支持。
(二)利率平价理论
1、抵补利率平价理论
假设:不存在交易成本、资本在国际可以自由流动、套利资本规模是无限的。
资本出于套利的动机在国际自由流动,最终的结果是即期汇率、远期汇率、本国利率、外国利率这四个变量之间实现均衡。
套利资本在利差上的收益(或亏损)必将被汇率上的亏损(或收益)所抵销,资本在国内外的收益是一样的, 因而停止在国际进行流动,形成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此时形成的汇率即为均衡汇率。
Δe=i-i*
i 表本国利率水平,i* 代表外国利率水平, Δe表示两国国间汇率的升贴水率。
2、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
假定同样,但市场参与者中性。
非抵补套利交易是指交易者将资金从利率低的货币转向利率高的货币,从而赚取利息差额收入的交易。但不进行外汇反向交易。
E(e)表示套利者对未来汇率的预期,e表示市场上的即期汇率。
3、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优:揭示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尤其是在短期汇率的决定上。
缺陷:
①资本自由流动前提与现实不太符合,在今天依旧存
在着各种外汇管制以及外汇市场不发达导致资本自由流动受到各种限制;
②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
③假定套利资本规模是无限的,这与现实不太符合。
(三)汇兑心理说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汇,是因为外汇能满足他们消费、支付、投资、投机、资本外逃等欲望,这些欲望是使得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
人们对外汇主观判断决定了外汇的供求,进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汇兑心理说——心理预期说:
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上人们的心理预期。
(四)国际收支说
该学说把国际收支的平衡条件应用于外汇供求流动分析,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渠道来决定汇率。
公式: e=f((Y,Y*,P,P*,i,i*,E)
其中e为均衡汇率, Y,Y* 为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P,P*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 i, i*为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E为未来汇率的预期值。
国际收支说表明:
①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
②当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或外国物价水平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将贬值。
③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将会流入,外汇供应大于外汇需求,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本币将升值。
(五)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的弹性说
现代汇率理论中最基础的汇率基本面预测模型。
Δe= (Ms-Ms*)- α(Y-Y*)+β (i- i*)
Δe为两国之间汇率水平的变动率, Ms为本国货币供应量, Ms*为外国货币供应量,Y为本国国民收入水平,Y*为外国国民收入水平,i为本国利率水平,i*为外国利率水平,
α为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β为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结论:
①汇率的变动与本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成正比,与外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外国货币供应量增速时,外汇汇率将会上升,本币将会贬值。
②汇率的变动与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成反比,与外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速高于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速时,外汇汇率将会下降,本币将会升值。
③汇率的变动与本国利率水平变化成正比,与外国利率水平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利率水平上升时,将带来本国物价水平的上涨,本币将会贬值。
(六)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的超调模型
汇率超调描述的是汇率对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的一种现象。
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理论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模型,它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先河。
该模型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是对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综合创新,并且该模型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也就是货币政策应适度以避免过度波动带来危害。
(七)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法
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分析汇率的决定。
该理论解释了短期汇率变化的原因。
该理论认为,只有当本国货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该国的资产市场总体上才处于均衡状态,各种资产的收益率相等,由此决定的汇率为均衡汇率。
经常账户对汇率的决定也有着重要影响。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
若不考虑商品在国际的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那么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公式:P=eP*
P代表本国商品价格,P*代表外国商品价格,e代表两国间的汇率(直接标价法)。
e=P/P*
国际商品套购活动,将引起汇率水平调整,使得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物价水平之比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倒数)。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某一时段内两国间汇率的波动约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在某一时段内汇率变动的原因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会贬值;
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会升值。
3、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优: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它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汇率与价格的关系, 比较合理地揭示了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研究汇率的先河。
局限:
①只考虑经常账户,忽略了资本流动;
②假设自由贸易,未考虑贸易成本;
③主要考虑贸易品 ,忽视了非贸易品;
④存在技术难题,以消费价格指数(CPI)代表一般物价水平,但 CPI 篮子存在国别差异 ;
⑤该理论未得到实证的支持。
1、抵补利率平价理论
假设:不存在交易成本、资本在国际可以自由流动、套利资本规模是无限的。
资本出于套利的动机在国际自由流动,最终的结果是即期汇率、远期汇率、本国利率、外国利率这四个变量之间实现均衡。
套利资本在利差上的收益(或亏损)必将被汇率上的亏损(或收益)所抵销,资本在国内外的收益是一样的, 因而停止在国际进行流动,形成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此时形成的汇率即为均衡汇率。
Δe=i-i*
i 表本国利率水平,i* 代表外国利率水平, Δe表示两国国间汇率的升贴水率。
2、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
假定同样,但市场参与者中性。
非抵补套利交易是指交易者将资金从利率低的货币转向利率高的货币,从而赚取利息差额收入的交易。但不进行外汇反向交易。
E(e)表示套利者对未来汇率的预期,e表示市场上的即期汇率。
3、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优:揭示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尤其是在短期汇率的决定上。
缺陷:
①资本自由流动前提与现实不太符合,在今天依旧存
在着各种外汇管制以及外汇市场不发达导致资本自由流动受到各种限制;
②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
③假定套利资本规模是无限的,这与现实不太符合。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汇,是因为外汇能满足他们消费、支付、投资、投机、资本外逃等欲望,这些欲望是使得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
人们对外汇主观判断决定了外汇的供求,进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汇兑心理说——心理预期说:
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上人们的心理预期。
现代汇率理论中最基础的汇率基本面预测模型。
Δe= (Ms-Ms*)- α(Y-Y*)+β (i- i*)
Δe为两国之间汇率水平的变动率, Ms为本国货币供应量, Ms*为外国货币供应量,Y为本国国民收入水平,Y*为外国国民收入水平,i为本国利率水平,i*为外国利率水平,
α为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β为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结论:
①汇率的变动与本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成正比,与外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外国货币供应量增速时,外汇汇率将会上升,本币将会贬值。
②汇率的变动与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成反比,与外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速高于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速时,外汇汇率将会下降,本币将会升值。
③汇率的变动与本国利率水平变化成正比,与外国利率水平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本国利率水平上升时,将带来本国物价水平的上涨,本币将会贬值。
汇率超调描述的是汇率对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的一种现象。
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理论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模型,它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先河。
该模型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是对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综合创新,并且该模型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也就是货币政策应适度以避免过度波动带来危害。
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分析汇率的决定。
该理论解释了短期汇率变化的原因。
该理论认为,只有当本国货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该国的资产市场总体上才处于均衡状态,各种资产的收益率相等,由此决定的汇率为均衡汇率。
经常账户对汇率的决定也有着重要影响。
1、汇率制度的概念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水平变动方式等问题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包括:
①确定合理汇率的原则和依据,
②确定维持和调整汇率的原则和办法,
③管理所参考的法律、法令等规章制度,
④确定进行汇率管理和维持的金融机构。
•2、传统汇率制度的划分
(1)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现实汇率受固定比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固定比价进行小范围波动的汇率制度。
历史上,固定汇率制曾分别出现在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两种国家货币制度下。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严格来讲,只能称之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制
一国货币当局并不规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和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现实汇率随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变动而自由波动。
• 3、IMF汇率制度分类(新改)
①无独立法定货币 |
硬钉住 |
②货币局制度 |
|
③传统钉住 |
软钉住 |
④稳定化安排 |
|
⑤水平区间钉住 |
|
⑥爬行钉住 |
|
⑦类爬行钉住 |
|
⑧管理浮动 |
浮动汇率制度 |
⑨自由浮动 |
|
⑩其他有管理的安排 |
其他 |
1、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
(1)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经常项目收支。
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下降,而以本币计价的本国进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涨,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收入,减少经常项目支出。反之同理。
(新增)两个需注意问题:
• 弹性,指的是在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条件下,进出口数量需要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动,才能使得贸易收支条件得到改善。
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条件,需要看是否满足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 时间滞后,指的是即使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但在本币贬值初期,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会出现先恶化,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得到改善的现象,这种时间滞后的现象被称为 “J 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
汇率变动将在短时间内引起投机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本币贬值:
• 投机者将本币换外币,资金外流;
• 会加重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减轻外国债务人偿还本币债务的负担,从而减少借贷资本流入,增加借贷资本流出;
• 会提高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本币利润,降低外国在本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外国货币利润,从而刺激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的资本流出,限制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的资本流入。
资本管制较严的国家,由于国际资金进出渠道受到限制 ,因此汇率变动并不会造成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动;
但是对于资本管制较松的国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则非常大。
2、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
如果汇率变动发生在本币与外币之间,汇率变动不会影响通常以外币计值的外汇储备价值。(不换不影响)需换时,如果本币升值,则用外汇储备结成本币的金额会减少,折射出外汇储备价值缩水。
如果汇率变动发生在不同储备货币之间,例如美元与欧元之间,由于通常以美元计量外汇储备价值,则在美元对欧元升值时,欧元外汇储备的美元价值会缩水; 反之,同理。
汇率变动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传导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
从贸易收支视角看,在本币贬值时,由于刺激了商品和劳务的出口,限制了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在推动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会通过"外贸乘数"作用带动所有经济部门的增长。
从资本流动视角看,在本币升值时,由于刺激了借贷资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资本的流入,限制了这些资本的流出,如果宏观管理和金融监管得当,则会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增长。
2、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
由于本币贬值首先刺激了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的经济增长,也就提升了这两类产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
其他部门滞后。
但本币过度贬值,也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提高。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槐俊升
应试性强,讲的细,效果好
主讲:中级金融,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免费听
葛广宇
记忆魔术师
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免费听
郑伟
经济学男神
主讲:中级工商管理,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双语经济学教师。本人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课堂富有激情,能带动学员学习思维,幽默风趣的大叔型魅力男神。
免费听
王鑫鑫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免费听
徐雨光
授课专业,易理解,举例形象
主讲:初级个人理财,中级金融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免费听
陈肖
主讲: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