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 已下线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所属科目:中级金融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第一节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
所属版本: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介绍

(一)内部控制框架

1、内部控制及其要素

内部控制

COSO

巴塞尔委员会

含义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实施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为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使与可适用的法律相符合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一家银行的业务能根据董事会指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

要素

①控制环境。

②风险评估 。

③控制活动。

④信息与沟通 。

⑤监督。

①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

②风险识别与评估。

③控制活动与职责划分。

④信息与沟通。

⑤监管活动与错误纠正。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1)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

(2)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4)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基本原则: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

(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2012 年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新增"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了银行建立与其风险状况以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资本、流动性能够充分抵御风险。

梳理"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高管层的责任与履职,首席风险官的设立、责任与保护,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授权、资源配置、独立性,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银行的自我约束自我纠错机制。

②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框架,包括风险文化、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政策和流程、压力测试、应急安排、管理信息系统。

③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日常管理,与流动性、资本挂钩,在新业务的审批、内部定价、绩效考评等重要管理活动中考虑风险。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银行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提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要求或规范做法。 同时,它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评估各成员方金融体系稳健程度的重要依据。

)巴塞尔协议

1、巴塞尔协议Ⅰ(1988年)

强调银行必须拥有足以覆盖其风险资产的充足的资本,确定了监管资本的概念和范围,将监管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提出了风险加权资产的概念,替代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体现了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明确了统一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2、巴塞尔协议Ⅱ(2004年)

巴塞尔协议Ⅱ的核心在于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准确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

巴塞尔协议Ⅱ的内容体现在三大支柱上。即:

①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要求4%,并将最低资本要求由涵盖信用风险拓展到全面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②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明确和强化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三大职责: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加快制度化进程。监管方法是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用。

③市场约束。提出信息披露要求。

监管方法: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用。

3、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

巴塞尔协议Ⅲ是对巴塞尔协议Ⅱ的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将原来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重新界定,并区分为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及留存收益)、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限定一级资本只包括普通股和永久优先股。

(2)强调对资本的计量。

(3)提高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全球各商业银行必须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由4%提高到6%。另外,巴塞尔协议Ⅲ维持巴塞尔协议Ⅱ资本充足率8%不变。

(4)提出“资本缓冲”要求。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资本充足率加资本缓冲比率在2019年以前从现在的8%逐步升至10.5%,普通股最低比例加资本留存缓冲比率在2019年以前由现在的3.5%逐步升至7%。

(5)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

(6)增加流动性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以强化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流动性覆盖比率用来计量在短期极端压力情景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衡量其是否足以应对此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净稳定融资比率用来计量银行是否具有与其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要求的稳定资金来源。

(7)安排充裕的过渡期。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4:39:55

大咖讲解: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

徐雨光
银行从业
中级经济师
美国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某高校金融系,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财,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对热点考点把握准确,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查看老师课程
槐俊升
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大神级培训讲师,学员口中YYDS的经济师老师,母题班研究者,培训经验十余年
查看老师课程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