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需求和目标
|
家庭形成期 |
家庭成长期 |
家庭成熟期 |
家庭衰老期 |
特征 |
结婚→子女出生 |
→完成学业 |
→夫妻退休 |
→过世 |
收入 |
薪酬为主 |
薪酬为主 支出趋于稳定,负担重 |
以薪酬为主,收入达到巅峰。 支出降低 |
以理财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为主,或变现资产 |
储蓄 |
随成员增加而下降 |
收入增加,支出稳定,储蓄逐步增加 |
收入达到巅峰 |
支出大于收入 |
居住 |
和父母同住或租住 |
和父母同住或自行购房 |
与老年父母同住或夫妻两人同住 |
夫妻居住或和子女同住 |
资产 |
资产有限,年轻可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 |
可积累的资产逐年增加 |
资产达到巅峰 |
逐年变现资产来应付退休后生活费开销 |
负债 |
信用卡透支或消费贷款 |
若已购房,为交付房贷本息、降低负债余额阶段 |
在退休前把所有的负债还清 |
无新增负债 |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需求和目标
(一)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
生命周期: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它的出生、成长、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过程。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F.莫迪利安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共同创建。
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理性的自然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个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以实现生命周期内消费和储蓄的最佳配置。即一个人将综合考虑其即期收入、未来收入、可预期开支及工作、退休时间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保证其消费水平处于预期的平衡状态,而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
(二)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需求和目标
|
家庭形成期 |
家庭成长期 |
家庭成熟期 |
家庭衰老期 |
特征 |
结婚→子女出生 |
→完成学业 |
→夫妻退休 |
→过世 |
收入 |
薪酬为主 |
薪酬为主 支出趋于稳定,负担重 |
以薪酬为主,收入达到巅峰。 支出降低 |
以理财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为主,或变现资产 |
储蓄 |
随成员增加而下降 |
收入增加,支出稳定,储蓄逐步增加 |
收入达到巅峰 |
支出大于收入 |
居住 |
和父母同住或租住 |
和父母同住或自行购房 |
与老年父母同住或夫妻两人同住 |
夫妻居住或和子女同住 |
资产 |
资产有限,年轻可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 |
可积累的资产逐年增加 |
资产达到巅峰 |
逐年变现资产来应付退休后生活费开销 |
负债 |
信用卡透支或消费贷款 |
若已购房,为交付房贷本息、降低负债余额阶段 |
在退休前把所有的负债还清 |
无新增负债 |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理财重点
|
家庭形成期 |
家庭成长期 |
家庭成熟期 |
家庭衰老期 |
夫妻年龄 |
22-35岁 |
30-55岁 |
50-60岁 |
60岁以后 |
保险安排 |
高寿险保额 |
以子女教育年金保险来储备高等教育学费 |
以养老保险或递延年金来储备退休金 |
投保长期看护险 或将养老保险转 即期年金 |
核心资产配置 |
股票70% 债券10% 货币20% |
股票60% 债券30% 货币10% |
股票50% 债券40% 货币10% |
股票20% 债券60% 货币20% |
预期收益高,风险适度的银行理财产品 |
预期收益较高,风险适度的银行理财产品 |
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债券或货币资金 |
风险低、收益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
|
信贷运用 |
信用卡、小额信贷 |
房屋贷款、 汽车贷款 |
基本还清贷款 |
无贷款或反按揭 |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理财规划中对证券产品的要求
各阶段的特点和理财活动表
期间 |
探索期 |
建立期 |
稳定期 |
维持期 |
高原期 |
退休期 |
年龄 |
15-24岁 |
25-34岁 |
35-44岁 |
45-54岁 |
55-60岁 |
60岁以后 |
家庭形态 |
以父母家庭为生活重心 |
恋爱结婚、育有子女 |
子女接受初中级教育 |
子女开始接受高等教育 |
子女开始独立生活 |
夫妻二人 |
理财活动 |
求学深造、提高收入 |
房屋贷款 |
偿还房贷、 筹集子女教育金 |
收入增加、筹集退休金 |
负担减轻、准备退休 |
享受生活规划、遗产 |
|
投资工具 |
保险计划 |
探索期 |
活期、定期存款、基金定投 |
意外险、寿险 |
建立期 |
活期存款、股票、基金定投 |
寿险、储蓄险 |
稳定期 |
自用房产投资、股票、基金 |
养老险、定期寿险 |
维持期 |
多元投资组合 |
养老险、投资性、保险 |
高原期 |
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
长期看护险、退休年金 |
退休期 |
固定收益投资为主 |
领退休年金至终老 |
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
生命周期: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它的出生、成长、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过程。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F.莫迪利安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共同创建。
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理性的自然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个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以实现生命周期内消费和储蓄的最佳配置。即一个人将综合考虑其即期收入、未来收入、可预期开支及工作、退休时间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保证其消费水平处于预期的平衡状态,而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