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第一章:化工安全生产概述(3-5 分)
一、考情分析
第一章 化工安全生产概述 2024 2023 2022
选择 案例 选择 案例 选择 案例
第一节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第二节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 4 6 2 6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2
总计 10 0 10
二、高频考点:
考点一:生产过程安全
风险管理 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融入风险管理工作,通过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风险监控,保证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安全操作 1.操作规程管理
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
至少每 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
2.装置开停车安全管理
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
装置安全规
划与设计
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应布置在装置区内;涉及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宜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
置的,应按照 GB50779进行抗爆设计.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
危险性、中毒危险性的厂房(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
外操室、巡检室.
建设项目安全设计文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复后,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
应当重新进行安全评价,并申请审查:
a) 建设项目周边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b) 变更建设地址的;
c) 主要技术、工艺路线、产品方案或者装置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
1 / 85
第一章:化工安全生产概述(3-5 分)
一、考情分析
第一章 化工安全生产概述 2024 2023 2022
选择 案例 选择 案例 选择 案例
第一节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第二节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 4 6 2 6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2
总计 10 0 10
二、高频考点:
考点一:生产过程安全
风险管理 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融入风险管理工作,通过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风险监控,保证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安全操作 1.操作规程管理
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
至少每 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
2.装置开停车安全管理
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
装置安全规
划与设计
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应布置在装置区内;涉及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宜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
置的,应按照 GB50779进行抗爆设计.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
危险性、中毒危险性的厂房(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
外操室、巡检室.
建设项目安全设计文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复后,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
应当重新进行安全评价,并申请审查:
a) 建设项目周边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b) 变更建设地址的;
c) 主要技术、工艺路线、产品方案或者装置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
2 / 85
d) 建设项目在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期限届满后需要开工
建设的.
作业许可 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
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作业审批人员要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
承包商管理 企业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
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
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
应急准备与
响应
(1)企业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
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
时整改,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
(2) 企业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
修订,发生重大变更或事故后应及时评审修订应急预案。
事故事件管
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事件数据库,每半年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生
的规律,制定系统性的防范措施;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和不足时,应及时对管
理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
本质更安全 (1)企业应按替代原则,采用相对安全的材料或工艺替代比较危险的材料或工
艺
(2)企业应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和新催化剂的应用,尽可能缓和生产工艺条件。
(3)企业应按照简化的策略,尽可能简化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减少人为失误
的概率。
(4)企业应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机械化,尽量减少现场操作人员
(5)企业应定期跟踪同类企业、同类装置在本质更安全方面的最佳工程实践,
将行业内的最佳工程实践逐步应用。
体系审核与
持续改进
企业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由企业主要
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评审
a) 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 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事件,
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
2 / 85
d) 建设项目在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期限届满后需要开工
建设的.
作业许可 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
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作业审批人员要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
承包商管理 企业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
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
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
应急准备与
响应
(1)企业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
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
时整改,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
(2) 企业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
修订,发生重大变更或事故后应及时评审修订应急预案。
事故事件管
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事件数据库,每半年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生
的规律,制定系统性的防范措施;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和不足时,应及时对管
理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
本质更安全 (1)企业应按替代原则,采用相对安全的材料或工艺替代比较危险的材料或工
艺
(2)企业应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和新催化剂的应用,尽可能缓和生产工艺条件。
(3)企业应按照简化的策略,尽可能简化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减少人为失误
的概率。
(4)企业应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机械化,尽量减少现场操作人员
(5)企业应定期跟踪同类企业、同类装置在本质更安全方面的最佳工程实践,
将行业内的最佳工程实践逐步应用。
体系审核与
持续改进
企业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由企业主要
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评审
a) 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 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事件,
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
3 / 85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1)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在役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分析;涉及
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易燃气体、甲类易燃液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
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应采用事故
后果法确定其影响范围
(2)企业应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建立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并做到以下几点.
a) 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或流量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
测系统以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安全预警、信息存储等功
能;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应设置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场所应
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b) 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以及重大危险源中涉及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易燃气体和甲类易燃液
体的储存设施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涉及毒性气体的设施,应设置泄漏气体紧急处置装置.
c)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应设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程序
申请 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风险评估 应采用合适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变更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措施。
审批 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验收 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
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人变更管理档案。
工艺技术变
更
主要包括:
①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
变化),
②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
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 ,
③水、电、汽、风等 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
设备设施变
更
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 安全设施的变更)、
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
3 / 85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1)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在役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分析;涉及
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易燃气体、甲类易燃液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
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应采用事故
后果法确定其影响范围
(2)企业应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建立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并做到以下几点.
a) 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或流量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
测系统以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安全预警、信息存储等功
能;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应设置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场所应
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b) 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以及重大危险源中涉及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易燃气体和甲类易燃液
体的储存设施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涉及毒性气体的设施,应设置泄漏气体紧急处置装置.
c)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应设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程序
申请 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风险评估 应采用合适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变更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措施。
审批 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验收 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
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人变更管理档案。
工艺技术变
更
主要包括:
①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
变化),
②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
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 ,
③水、电、汽、风等 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
设备设施变
更
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 安全设施的变更)、
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
4 / 85
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管理变更 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 发
生变化等。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考点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考查类型:主要考查危险化学品对应的危险类型和未列入该标准的分类类别。
4 / 85
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管理变更 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 发
生变化等。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考点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考查类型:主要考查危险化学品对应的危险类型和未列入该标准的分类类别。
5 / 85
考点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 16 项内容
考查类型:区分哪些不是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口诀:标识危险和成分,消防急救泄漏清;操作防护理化性,稳定毒理生态行;废弃运输谁能
去,法规其他信息明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
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
2. 危险性概述 危害类别、侵人途径、健康危 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3. 成分/组成信息 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
6.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 接触控制/个体防
护
最高容许浓度、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
手防护、其他防护
9.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pH 、沸点、 熔点、
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燃烧热、
临界温度,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溶解性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禁配物、应避免接 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11.毒理学资料 不同接触方式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12. 生态学资料 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
13. 废弃处置 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元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包括
废弃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运输信息 危险 货物编号、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包装方法,
UN 编号及运输注意事项等
15. 法规信息 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标准
16. 其他信息 其他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信息
5 / 85
考点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 16 项内容
考查类型:区分哪些不是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口诀:标识危险和成分,消防急救泄漏清;操作防护理化性,稳定毒理生态行;废弃运输谁能
去,法规其他信息明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
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
2. 危险性概述 危害类别、侵人途径、健康危 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3. 成分/组成信息 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
6.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 接触控制/个体防
护
最高容许浓度、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
手防护、其他防护
9.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pH 、沸点、 熔点、
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燃烧热、
临界温度,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溶解性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禁配物、应避免接 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11.毒理学资料 不同接触方式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12. 生态学资料 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
13. 废弃处置 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元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包括
废弃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运输信息 危险 货物编号、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包装方法,
UN 编号及运输注意事项等
15. 法规信息 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标准
16. 其他信息 其他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信息
6 / 85
考点三:安全标签的内容
考查类型:主要考查象形图表示的含义,标签对应的位置,信号词等
1化学品标识
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化学名称或通用名称。名称要求醒目
清晰,位于标签的上方。名称应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名称一
致。 对混合物应标出对其危险性分类有贡献的主要组分的化学名称或
通用名、浓度或浓度范围。当需要标出的组分较多时,组分个数以不
超过 5 个为宜。对于属于商业机密的成分 可以不标明,但应列出其危
险性。
2象形图 采用《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规定的象形图
3信号词 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危险""警告"两个词分别进行危害
程度的警示。 信号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4危险性说明 简要概述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居信号词下方。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
签规范》选择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说明。
5防范说明
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
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等,要求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该
部分应包括安全预防措施、意外情况 (如泄漏、人员接触或火灾等)的
处理、安全储存措施及废弃处置等内容。
6供应商标识 供应商名称、地址、邮编和电话等。
7应急咨询电话 填写化学品生产商或生产商委托的 24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8资料参阅提示语 提示化学品用户应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6 / 85
考点三:安全标签的内容
考查类型:主要考查象形图表示的含义,标签对应的位置,信号词等
1化学品标识
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化学名称或通用名称。名称要求醒目
清晰,位于标签的上方。名称应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名称一
致。 对混合物应标出对其危险性分类有贡献的主要组分的化学名称或
通用名、浓度或浓度范围。当需要标出的组分较多时,组分个数以不
超过 5 个为宜。对于属于商业机密的成分 可以不标明,但应列出其危
险性。
2象形图 采用《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规定的象形图
3信号词 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危险""警告"两个词分别进行危害
程度的警示。 信号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4危险性说明 简要概述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居信号词下方。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
签规范》选择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说明。
5防范说明
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
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等,要求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该
部分应包括安全预防措施、意外情况 (如泄漏、人员接触或火灾等)的
处理、安全储存措施及废弃处置等内容。
6供应商标识 供应商名称、地址、邮编和电话等。
7应急咨询电话 填写化学品生产商或生产商委托的 24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8资料参阅提示语 提示化学品用户应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7 / 85
补充内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部分)
这里收集了一些常见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可以作为了解,案例题可能会涉及到某种
化学品,可以根据它的理化性质,来对应作答
氯:
(1)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
气大(71)。
(2)液氯:有剧毒,在常压下即汽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
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用钢瓶运输。(可考泄漏处理)
(3)次氯酸:次氯酸作为消毒剂,被广泛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
食饮具等的消毒。
(4)光气:光气,又称碳酰氯,剧毒,微溶于水,光气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腐草味,化
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
(5)双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的别称,化学式 ClCO2CCl3,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难
溶于水,可作其他毒剂的溶剂。双光气为一种窒息性毒剂,性状:无色液体密度(g/ m3,25/4℃):
1.65
(6)三氯甲烷(氯仿):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味甜。高折光,不燃,质重,易挥
发。纯品对光敏感,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光气(碳酰氯)和氯化
氢
氨: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遇水呈弱碱性。
(2)液氨: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制激性气味。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可考液氨运输和泄漏处理)
1.天然气: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比重约 0.65,
比空气轻,(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3),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主要成分烷
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
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助于
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2.液化石油气: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
气态密度为:2.35kg 每立方米
3.硫化氢 H2S: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
7 / 85
补充内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部分)
这里收集了一些常见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可以作为了解,案例题可能会涉及到某种
化学品,可以根据它的理化性质,来对应作答
氯:
(1)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
气大(71)。
(2)液氯:有剧毒,在常压下即汽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
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用钢瓶运输。(可考泄漏处理)
(3)次氯酸:次氯酸作为消毒剂,被广泛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
食饮具等的消毒。
(4)光气:光气,又称碳酰氯,剧毒,微溶于水,光气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腐草味,化
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
(5)双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的别称,化学式 ClCO2CCl3,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难
溶于水,可作其他毒剂的溶剂。双光气为一种窒息性毒剂,性状:无色液体密度(g/ m3,25/4℃):
1.65
(6)三氯甲烷(氯仿):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味甜。高折光,不燃,质重,易挥
发。纯品对光敏感,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光气(碳酰氯)和氯化
氢
氨: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遇水呈弱碱性。
(2)液氨: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制激性气味。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可考液氨运输和泄漏处理)
1.天然气: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比重约 0.65,
比空气轻,(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3),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主要成分烷
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
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助于
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2.液化石油气: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
气态密度为:2.35kg 每立方米
3.硫化氢 H2S: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
8 / 85
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4.苯:苯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
5.苯酚: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液
6.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气体,化学式是 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
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相对蒸气
密度(空气=1):1.52 分子式:C2H4
7.氰化钠:在氧的参与下,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盐。为剧毒化学品。
遇水、酸放出剧毒易燃氰化氢气体; 与酸不共存,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在潮湿的空气和水中
可能分解。有氧条件下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氰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烟雾。与
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
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8.乙炔:无色有毒极易燃气体。相对密度 1. 0869(空气一 1)
电石法 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得到乙炔。CaC2+2H20--C2H2+Ca(OH)2
9.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味酸,有吸湿性,溶于氯仿和乙醚,缓慢
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相对密度 1.080g/cm 3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10.氯酸钠: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等轴晶体。味咸而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性溶
液中有强氧化作用,300℃ 以上分解出氧气。氯酸钠不稳定。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
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易吸潮结块,有毒
11.氯酸钾:化学式为 KClO₃ ,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
常温下稳定,在 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
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
剂,如混有一定杂质,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遇浓硫酸会爆炸
12.硝化甘油: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这种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
13.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
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
14.硝酸铵: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纯硝酸铵在常
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
存在及电火花下会发生爆炸,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