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专题考点资料 专题一:机械安全技术数字考点
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安全防护转动轴(无凸起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与轴具有 12mm净距的护套对其进
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机械工作台和滑枕:当其运动平板(或者滑枕)达到极限位置时,平板的端面距离应和
固定结构的间距不能小于 500mm。
三、转动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2m 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 2m以上时,下列 3 种情况下,也应设置防护罩:
(1)皮带轮中心距的距离在 3m以上;
(2)皮带宽度 15cm以上;
(3)皮带回转的速度在 9m/min以上。
四、《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2025 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专题考点资料 专题一:机械安全技术数字考点
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安全防护转动轴(无凸起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与轴具有 12mm净距的护套对其进
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机械工作台和滑枕:当其运动平板(或者滑枕)达到极限位置时,平板的端面距离应和
固定结构的间距不能小于 500mm。
三、转动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2m 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 2m以上时,下列 3 种情况下,也应设置防护罩:
(1)皮带轮中心距的距离在 3m以上;
(2)皮带宽度 15cm以上;
(3)皮带回转的速度在 9m/min以上。
四、《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五、信号和警告装置
信号必须清晰可鉴,听觉信号应明显超过有效掩蔽阈值,在接收区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应
低于 65 dB(A)。紧急视觉信号应使用闪烁信号灯,以吸引注意并产生紧迫感,警告视觉信
号的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的 5 倍,紧急视觉信号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的 10 倍,即后者
的亮度应至少 2 倍于前者,频闪效应会削弱闪光信号的可察觉性。
六、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
(1)主要生产区、仓库区、动力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便捷
的消防车回转场地。厂区道路在弯道、交叉路口的视距范围内,不得有妨碍驾驶员视线 的
障碍物。道路上部管架和栈桥等,在干道上的净高不得小于 5m。
(2)车间通道一般分为纵向主要通道、横向主要通道和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车间横
五、信号和警告装置
信号必须清晰可鉴,听觉信号应明显超过有效掩蔽阈值,在接收区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应
低于 65 dB(A)。紧急视觉信号应使用闪烁信号灯,以吸引注意并产生紧迫感,警告视觉信
号的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的 5 倍,紧急视觉信号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的 10 倍,即后者
的亮度应至少 2 倍于前者,频闪效应会削弱闪光信号的可察觉性。
六、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
(1)主要生产区、仓库区、动力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便捷
的消防车回转场地。厂区道路在弯道、交叉路口的视距范围内,不得有妨碍驾驶员视线 的
障碍物。道路上部管架和栈桥等,在干道上的净高不得小于 5m。
(2)车间通道一般分为纵向主要通道、横向主要通道和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车间横
向主要通道根 据需要设置,其宽度不应小于 2000 mm; 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
小于 1000 mm。
表 1 加工车间通道尺寸
运输方式 通道宽度/m
冷加工 铸造 锻造 热处理 焊接
人工运输 ≥1 1.5 2~3 1.5~2.5 2~~3
电瓶车单向行驶 1.8 2
电瓶车对开 3 3~5 3~4 3~5
叉车或汽车行驶 3.5 3.5
手工造型人行道 0.8~1.5
机器造型人行道 1.5~2
铁路进厂房入口宽度应为 5.5 注:根据《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整理。
(3)车间厂房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生 产规模、总体规划、用地面积及平面
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并确保出入口的数量不少于 2 个。厂房大门净宽度应比最大运输件
宽度大 600 mm,比净高度大 300 mm。
七、设备布置及安全防护措施
(1)机床应设防止切屑、磨屑和冷却液飞溅或零件、工件意外甩出伤人的防护挡板,
重型机床高于 500 mm 的操作平台周围应设高度不低于 1050 mm 的防护栏杆。
(2)当采用钢直梯时,钢直梯 3 m 以上部分应设安全护笼。
八、物资堆放
(1)合理地做好毛坯、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工艺装备的投产批次和数量,限量存储。
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 1.5 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 2.5 倍,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2)当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 1.4 m, 且高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
3。
九、作业场所地面要求
(1)标注在楼梯第一级台阶和人行通道高差 300 mm以上的边缘处的防止踏空线。
(2)标注在凸出于地面或人行横道上、高差 300 mm以上的管线或其他障碍物上的防
止 绊跤线。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