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辅导

2025年注安技术第四章真题考点: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考点一、火灾事故机理 ★★★

考点

要点

燃烧

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热源(温度、点火源)
必要条件:①存在可燃物;②存在氧化物(助燃物) ;③热源;④未受到抑制的链式反应条件(三要素加链式)

燃烧形式

(1)扩散燃烧:指可燃气体由喷口(管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互相扩散、混合,当达到可燃浓度并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时形成的燃烧。如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普通打火机的燃烧、放空火炬。
(2)预混燃烧(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与空气通过旋流器进行充分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混合物,被点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或爆炸。如家用燃气灶火焰、接力用火炬的火焰(奥运火炬)、气体切割焊接、气体爆炸、防风打火机的燃烧等。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被点燃,进而加热液体表面促使其继续蒸发、继续燃烧的现象,如酒精、汽油、苯等。
(4)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分及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如木材、纸张、棉、麻、毛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等的燃烧。
(5)表面燃烧:如木炭、焦炭,以及铝、镁、铁、钨等金属的燃烧。

火灾分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木材、棉、毛、麻、纸。
B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例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例如:动植物油脂等。

火灾基本概念
及参数

(1)引燃能(最小点火能)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加热时间。
(2)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在可燃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3)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为该物质的闪点。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4)燃点(着火点) :一般情况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5)自燃点: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同一物质不同条件),其自燃点越低;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不同物质),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例如,油品的密度: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其密度依次升高,而其闪点也依次升高,但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考点二、爆炸事故机理★★

考点

要点

爆炸现象特征

(1)爆炸过程高速进行;(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伴有温度升高;(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注】爆炸最主要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爆炸分类

按照爆炸的速度,爆炸可分为: (1)爆燃(燃爆):是一种以亚音速传播的燃烧波。(2)爆炸。(3)爆轰: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 “冲击波”。

爆炸破坏作用

(1)冲击波;(2)碎片冲击;(3)震荡作用;(4)次生事故;(5)有毒气体

考点三、可燃气体爆炸与爆炸极限

考点

要点

分解爆炸性气体

乙炔、乙烯、环氧乙烷、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
【注】以上气体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能被点燃爆炸。

燃烧反应过程

(1)扩散阶段;(2)感应阶段;(3)化学反应阶段

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下限: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危险度H:爆炸上限、下限之差与爆炸下限浓度之比值。
H=(L上-L下)/L下
【注】H值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影响因素

(1)温度的影响

初始温度越高,活化分子增加,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增加。
(2)压力的影响
初始压力增大,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放热量增加,分子间热传导性提高,爆炸极限变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3)惰性介质的影响
在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 惰性气体对爆炸上限的影响较大,使爆炸上限迅速下降。同理,氧气含量对爆炸上限提高得更多。
(4)爆炸容器的影响
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5)点火源的影响
点火源活化能量越大,加热面积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爆炸极限范围也越大。

考点四、粉尘爆炸★★★

考点

要点

特点

(1)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爆炸感应期较长。
(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4)中毒的危险。
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爆炸相似,但有两点区别:一是粉尘爆炸所需的点火能要大得多; 二是在可燃气爆炸中,促使温度上升的传热方式主要是热传导;而在粉尘爆炸中,热辐射的作用大。

特性及影响因素

粉尘粒度越细,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初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当粉尘粒度越细,接触表面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爆炸上升速率就越大。

233网校注安《蓝宝典》限时免费兑换!原价60元/本的《蓝宝典》真正的0元领取!不需要您花费一分钱,包邮送货上门!

▼微信扫码,立即0元兑换《蓝宝典》▼

233网校蓝宝典免费送.jpg

真题演练

【2023】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引燃烧,着火诱导期,闪点及自燃 等都是描述火灾的参数,关于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分解温度是评价可燃固体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分解的初始温度

B. 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触发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仅与温度有关

C. 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在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通火产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D. 自燃是物质在通常环境条件下自发燃烧的现象,汽油与煤油相比,汽油的密度小,自燃点低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B错误;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也叫最小点火能,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加热时间。

C错误;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在可燃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D错误;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比如,下列油品的密度: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

【2023】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的爆炸根据,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关于粉尘爆炸危险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粉尘爆炸极限值范围越窄,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B. 粉尘容器尺寸对其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影响小

C. 粉尘环境中形成漩涡条件时,会使爆炸波降面不断减速

D. 粒度对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对爆炸压力影响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错误,粉尘爆炸极限值范围越大,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B错误,粉尘容器尺寸对其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影响也很大;

C错误,粉尘爆炸在管道中传播碰到障碍片时,因湍流的影响,粉尘呈漩涡状态,使爆炸波阵面不断加速;

D选项正确,粒度对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多。

【2024】氢能的发展和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途径之一,但氢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应注重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关于氢的燃爆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的爆炸极限范围大于乙炔

B. 氢的燃点低于硫化氢

C. 氢的最小点火能低于甲烷

D. 氢的爆炸下限低于汽油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或最高浓度。氢的爆炸极限范围一般为 4.1% ~ 74.2%(体积浓度),而乙炔的爆炸极限范围更宽,为2.5%~80%(体积浓度)。

B选项错误。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氢的燃点约为570℃,而硫化氢的燃点低于氢,约为260℃。

C选项正确。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够引起可燃物燃烧的最小火花能量。氢的最小点火能非常低,仅为0.019mJ,而甲烷的最小点火能相对较高,为0.28mJ。

D选项错误。爆炸下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氢的爆炸下限为4.0%(体积浓度),而汽油的爆炸下限更低,一般在1.3%~1.5%(体积浓度)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汽油的类型和成分)。

【2023】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氦等 )的含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于惰性气体影响甲烷气体爆炸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在空气中比在纯氧气中的宽

B. 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对甲烷爆炸下限产生的影响比上限大

C. 甲烷的爆炸上下限不会因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而趋于一致

D. 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在He+O2体系中比在N2+O2中的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的宽,爆炸危险性更强;

B选项错误,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对甲烷爆炸上限产生影响比下限大;

C选项错误, 甲烷的爆炸上下限会因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而趋于一致。

【2022】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关于不同物质燃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在受热后,燃烧过程为:氧化分解→蒸发→燃烧

B. 木材在受热后,燃烧过程为:氧化分解→蒸发→燃烧

C. 红磷在受热后,燃烧过程为:熔化→蒸发→燃烧

D. 焦炭在受热后,燃烧过程为:分解→氧化→燃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A错误,乙醇(可燃液体)其燃烧过程为蒸发→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选项B错误,木材(可燃固体)其燃烧过程为分解可燃气体→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选项D错误,焦炭(可燃固体)属于较为特殊的形态,在受热过程中不能分解为可燃气体,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2022】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小,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关于粉尘爆炸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的大,燃烧时间长,能量大

B. 粉尘爆炸的爆炸感应期相对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更长

C. 粉尘爆炸会扬起堆积的粉尘,可能引起二次爆炸

D. 粉尘爆炸由于爆炸反应不完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故A选项错误。

【2023】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按照爆炸反应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空气中飞散的铝粉、镁粉、亚麻粉、玉米淀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的爆炸属于()。

A. 化学爆炸中的气相爆炸

B. 化学爆炸中的固相爆炸

C. 物理爆炸中的固相爆炸

D. 物理爆炸中的气相爆炸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粉尘爆炸属于气相爆炸和化学爆炸。

【2024】燃烧与爆炸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种现象,有时紧密相关,但特征各有不同。关于燃烧及爆炸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烧一定伴有放热现象

B. 爆炸一定伴有放热现象

C. 燃烧与压力无特定关系

D. 爆炸与压力紧密相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爆炸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并不一定着火(发光、放热)而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B选项错误,ACD 选项正确。

【2024】分解爆炸性气体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产生相当数量的分解热,进而发生爆炸。如乙炔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分解爆炸。关于乙炔爆炸及其预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炔分解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比乙烯的发火能低

B.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是乙炔发生分解爆炸的内因

C. 可以用铜含量超过 65%的铜合金容器盛装乙炔

D. 乙炔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选项正确。乙烯分解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比乙炔的要大;

B选项错误。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是乙炔发生分解爆炸的外因,分解热是内因;

C选项错误。不能用含铜量超过65%的铜合金制造盛乙炔的容器;

D选项错误。乙炔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2024】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阶段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及减弱至熄灭期。关于火灾发展各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初起期,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B. 发展期,火势由小到大,热释放速率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减弱至熄灭期,燃料不足和灭火作用等使燃烧中止

D. 最盛期,火势较大,轰燃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

初起期是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A选项正确。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个阶段。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减弱至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C选项正确。

【2022】可燃粉尘爆炸参数主要受粉尘粒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粉尘爆炸容器尺寸、湍流度等因素影响。关于不同因素影响粉尘爆炸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粉尘粒度对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较爆炸压力的影响小

B. 初始压力增大,密闭容器中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增大

C. 容器尺寸对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D. 粉尘爆炸在管道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片后压力上升速率降低

E. 初始温度越高,密闭容器中粉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粒度对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得多,故A选项错误。粉尘爆炸在管道中传播碰到障碍片时,因湍流的影响,粉尘呈璇涡状态,使爆炸波阵面不断加速。当管道长度足够长时,甚至会转化为爆轰。故D选项错误。

【2022】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主要因素有可燃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点火能和容器材料及结构等。关于这些因素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预混可燃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其爆炸极限范围变宽

B. 可燃混合气体初始温度越高,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C. 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越大,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D. 对预混可燃气体而言最小点火能越高,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E. 可燃混合气体的容器材料传热性越好,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A错误。在预混可燃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其爆炸极限范围变窄;

B正确。可燃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C正确。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越大,其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D错误。最小点火能也称为引燃能、最小火花引燃能或者临界点火能,点火能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

E错误。传热性越好,温度越不能累积,爆炸极限应当变窄。

☟☟ 立即扫码,进百日刷题营 ☟☟

注安刷题营.jpg

报考必看注安新手报考指南 | 报名照片处理 | 报名模拟系统

备考推荐注安在线题库练习 | 资料免费下载 | 注安干货笔记

APP下载233网校APP提供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


233网校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视频培训课,直播录播双授课+私教小灶课+1v1领学督学,在你忘了学习时提醒你,在你学习疲倦时鼓励你,在你遇到问题时指导你,时时刻刻将你的学习固定在“高速赛道”上,顺利到达彼岸。课程详细介绍>>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