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泄漏事故应急响应中,科学划定隔离区和疏散范围是控制事故影响的关键环节。根据《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和《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教材要求,需重点考虑以下要素:
一、基础判定标准
初始隔离区:
剧毒气体(如氯气):立即划定半径100米区域(参考AQ 3035—2010)
易燃液体:以泄漏点为中心50米范围(按SH 3009—2013标准)
特别提示:夜间或低风速条件下应扩大20%范围
疏散距离分级:
一级疏散(立即执行):下风向300米内所有人员
二级疏散(预防性):下风向800米居民区(依据GB 50984—2014)
二、动态调整因素
气象条件影响系数:
风速>3m/s时增加下风向距离30%
逆温天气需考虑垂直扩散影响
泄漏量修正公式: Q=K×√(M/t) (Q为调整系数,M为泄漏质量,t为持续时间)
三、典型案例操作2024年某石化企业苯泄漏事故处置过程:
根据安全标签确认为易燃有毒液体(信号词:危险)
启动T/CCSAS 004—2019设备完整性管理程序
现场监测确认泄漏速率12L/min
实际划定:
隔离区半径75米(基础值50米×1.5倍风速系数)
疏散范围下风向500米
现代技术应用: 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推荐采用:
实时扩散模型预测系统
GPS定位的电子围栏技术
无人机热成像监测
注意事项:
隔离区边界必须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符合GB30000.2要求)
疏散通道需避开地下管廊和架空管线
所有决定应记录在应急响应日志中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泄漏事故处理方法
1、某化工厂一条液氨管道腐蚀泄漏,当班操作工人甲及时关闭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对现场泄漏残留液氨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A.喷水稀释
B.沙子覆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D.氯化钠溶液中和
2、清除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污染,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A.首先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B.用漂白粉或5倍水浸湿污染处,再用碱水浸湿,最后用热水和冷水各冲洗一次
C.用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D.用硫黄粉覆盖,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