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业火灾应急响应需根据装置规模实施分级管理,20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教材明确指出:
大型石化企业(年产100万吨以上):
三级响应机制(依据《GB 50984—2014》第8.2条):
车间级:5分钟内启动泡沫灭火系统
厂区级:15分钟调集防化消防车
集团级:1小时内联动政府应急部门
数字化管控:需配备智能化火灾定位系统(参考《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第3.5条)
中小型化工厂:
两级响应原则(《AQ 3035—2010》第4.3款):
初期:30秒内使用固定式干粉装置
升级:10分钟请求属地消防支援
简易决策树:必须张贴灭火剂选择流程图(《T/CIESC 0008—2020》附录B)
典型案例对比:
某百万吨乙烯项目火灾:启用7个专业消防分队、42台特种设备(执行《GB/T 50779》第9章)
某染料中间体车间火灾:仅需2名受过ERT培训的操作工即控制火势(符合《AQ/T 3034》第6.2条)
关键差异:
大型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T/CCSAS 004—2019》第5.4条)
中小工厂可简化预案文本但需增加演练频次(《应急管理部〔2022〕7652号》附件3)
最新趋势:2025年将强制推行基于物联网的应急资源动态调度系统(《GB/T 45420—2025》L.3模型二)。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火灾事故处理方法
1、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下列扑救危险化学品说法错误的是
A.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找到气源阀门,将其关闭,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B.液体流淌火灾,可筑堤拦截流淌飘散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C.具有水溶性的可燃液体火灾,最好用水稀释液体浓度的办法扑救
D.扑救毒害性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
2、某石油化工厂气体分离装置丙烷管线泄漏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扑救,下列关于该火灾扑救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断泄漏源之前要保持稳定燃烧
B.为防止更大损失迅速扑灭火焰
C.扑救过程尽量使用低压水流
D.扑救前应首先采用沙土覆盖
3、化学品火灾的扑救要特别注意灭火剂的选择和扑救的方法,关于火灾扑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不可采用切水搅拌等方法
B.50g以内的遇湿易燃物品,可以用大量水或泡沫扑救
C.具有水溶性的可燃液体(如醇类、酮类等)可采用轻水泡沫灭火
D.二硫化碳起火时,用水扑救无效,可用泡沫灭火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