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生产过程中,仪表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仪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引发多种事故类型,对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 测量仪表失效导致工艺参数失控 测量仪表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失效,可能导致工艺参数偏离正常范围。例如,温度传感器失灵可能使反应釜温度失控,引发超温、超压甚至爆炸事故。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工艺参数的监控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2. 控制仪表故障引发连锁反应 控制仪表如调节阀、控制器等故障,可能导致整个控制系统失效。例如,调节阀卡死可能导致物料无法按计划输送,引发反应失衡或泄漏事故。根据《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装置的风险等级。
3. 安全仪表系统(SIS)失效 安全仪表系统是防止重大事故的最后屏障。其失效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切断危险源,加剧事故后果。根据《AQT 3034-2022》,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 仪表设备泄漏引发次生灾害 仪表设备如变送器、接线盒等密封失效,可能导致可燃、有毒气体泄漏。例如,压力变送器密封失效可能引发可燃气体泄漏,遇点火源即发生火灾爆炸。
5. 仪表电源或信号中断 仪表电源或信号回路中断可能导致监控系统失效,使操作人员失去对工艺状态的掌控。根据《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物化工安全》,操作失误在有压力下的发生频率较高,仪表失效会进一步增加操作风险。
预防措施 企业应定期对仪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特别是安全关键仪表。根据《AQT 3034-2022》,关键设备的按计划检查率是重要的过程指标之一。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仪表维护制度和备件管理制度,确保故障及时处理。
仪表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化工过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高度重视仪表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可靠性,从而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仪表设备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