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安全生产管理

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来源:233网校 2025-05-06 11:16:08
导读:探讨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表现,明确其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主要从生理学的角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外部刺激: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号,如声音、光线、气味等,都是外部刺激。

肌体感受:人体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外部刺激。

大脑判断:大脑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判断。

行为反应:根据大脑的判断,人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目标。

在安全生产中,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的具体表现包括:

感知差错:由于信号缺乏足够的诱引效应、信息呈现时间太短或速度太快,导致操作者无法及时注意到危险信号。例如,警报声不够响亮或灯光不够明亮。

判断差错:由于遗忘、记忆错误、联络确认不充分、分析推理差错等原因,导致决策错误。例如,操作者忘记检查设备的状态,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未能正确判断情况。

行为差错:由于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疲劳状态下行为差错、异常状态下行为差错等原因,导致操作错误。例如,在疲劳状态下操作设备,或者在高空作业时因分辨不出方向而发生错误行为。

通过识别和控制这些差错,企业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人的行为模式

考点练习题:

1、某企业大修期间,电工张某不慎触电身亡,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张某人为将带电线路当成了不带电线路进行作业。据了解,事发前张某已经连续工作了12h,本人感觉已非常疲劳。张某的人为失误属于(  )。

A. 感知差错

B. 判断、决策差错

C. 行为差错

D. 心理差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常见的行为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由于反射行为而忘记了危险;操作方向和调整差错;工具或作业对象选择错误;疲劳状态下行为差错;异常状态下行为差错,如高空作业、井下作业由于分辨不出方向或方位发生错误行为,低速和超速运转机器易使人麻痹,发生异常时作业人员直接伸手到机器中检查,致使被转轮卷入等。张某在事故发生前已经连续作业12h属于疲劳状态,因此其属于疲劳状态下的行为差错,故C选项正确。

2、某化工企业在年底的表彰大会上,安全科长上台进行年终总结讲话,在对照稿件宣读时,由于电压不稳,现场照明忽明忽暗,造成安全科长在朗读时,读错了几个关键数字,造成安全科长失误的原因是()。

A. 感知差错

B. 判断、决策差错

C. 行为差错

D. 记忆偏差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感知差错。人在生产中不断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信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这一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即感知出现了差错。如信号缺乏足够的诱引效应,无法引起操作者注意;信息呈现时间太短,速度太快,出现认知的滞后效应;操作者对操作对象印象不深而出现判断错觉;由于操作者感觉通道缺陷(如近视、色盲、昕力障碍)导致知觉能力缺陷;接受的信息量过大,超过人的感觉通道的限制容量,就会导致信息歪曲和遗漏;环境照明、眩光等情况使人产生一种错觉。
插入模块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