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旨在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该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与分级监控:
风险评估: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分级监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危险源进行分级,并实施不同级别的监控措施。高风险区域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安全规划与土地使用:
安全规划:制定详细的安全规划,合理布局生产设施和设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土地使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避免在高风险区域内建设重要设施或居民区。
应急救援预案及系统: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救援队伍组织、物资储备等。
应急系统:建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事故后果管理:
现场清理:事故发生后,迅速开展现场清理工作,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善后处理: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妥善处理,包括医疗救治、赔偿等。
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这些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效实施,可以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社会公共安全。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
考点练习题: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国要构建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行风险预警控制,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分为( )。
A. 国家、省二级
B. 国家、省、市三级
C. 国家、省、市、县四级
D. 国家、省、市、县、乡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