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即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发病预防)和第三级预防(康复治疗)。第一级预防是最理想的预防方法,它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彻底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新建项目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第二级预防则侧重于对已经存在但尚未导致疾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控。这包括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浓度,并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服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也是该阶段的重点之一。
最后,第三级预防关注的是如何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职业病病例。这不仅涉及给予患者适当的医疗护理和支持,还包括根据病情调整工作岗位,避免再次受到伤害。总之,通过落实这三级预防措施,可以全面有效地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改善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针与原则
考点试题:
1、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 “三同时”
C. “四不放过”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参考解析: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工会、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