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预防,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彻底消除或显著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这是最理想且成本效益最高的预防策略。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采用更加安全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优化操作流程,可以大大降低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其次,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各种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也同样关键。例如,在存在粉尘污染的工作环境中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为工人配备合适的口罩和防护服等。
此外,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在立项之初就进行全面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将所需费用纳入工程预算中,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建设、验收和投入使用。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新的职业病案例出现,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更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针与原则
考点试题:
1、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 “三同时”
C. “四不放过”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参考解析: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工会、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