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接触振动工具(如电钻、风镐、振捣器等)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主要危害包括:
手臂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可能导致手臂振动病,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手指变白(雷诺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障碍。手臂振动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很难完全恢复。
全身振动病:长期驾驶或操作振动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可能导致全身振动病,表现为背部疼痛、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等症状。
神经系统影响:振动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疲劳等症状,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为了预防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控制:通过改进工具设计和工艺流程,降低振动强度。例如,使用减振装置、优化操作方法等。
个人防护:佩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劳动者在振动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振动相关疾病。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考点试题:
1、电焊、氩弧焊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紫外线职业危害。紫外线照射人体引起的职业病是()。
A. 职业性白内障
B. 滑囊炎
C. 电光性眼炎
D. 铬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