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基础辅导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五章重难点讲解及例题

来源:233网校 2014年6月6日

  五、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企业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企业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企业所得税减免、抵免优惠税额-境外所得抵免额
  【提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以下两种;
  1.直接法(直接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税法确认的收入和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的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法(将会计利润的金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弥补亏损
  (1)纳税调整增加额。
  ①未计或少计的应税收益。
  ②会计利润中已经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项目。例如税收滞纳金、行政罚款、未经核准的准备金支出等。
  ③会计利润中已经扣除,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部分。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等费用的超标扣除部分。
  (2)纳税调整减少额。
  减税或免税的收益,例如国债利息收入。
  (二)境外已纳所得税额的抵免计算
  表5.14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相关规定

要点

内容

 

可抵免税额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抵免方法--限额抵免

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并入当年应税所得计算所得税时,允许从汇总纳税的应纳
  税额中扣除已经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款,但是扣除数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所得税额

 

抵免限额--分国不分项方法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直纳税总额×来源

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抵免应用

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例题9·单选题】假设我国居民公司在2013年度来自境内所得8万元.来自境外税后收益2万元。已经在境外缴纳所得税0.5万元。境内外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5%和20%,则2013年该公司在我国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2.9
  B.2
  C.2.5
  D.2.1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境外所得税额抵免的计算。该公司2013年境内外应纳税所得额=8+2+0.5=10.5(万元),境外已纳税额0.5万元,抵免限额=(2+0.5)×25%=0.625(万元)>0.5(万元),该公司2013年应在我国应纳企业所得税=10.5 × 25%-0.5=2.125(万元)。

  相关推荐: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各考点精选答疑

  讲师解密:2014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核心得分点

  hot 233网校讲师独家解读备考策略 如何高效备考? 复习资料分享

  讲师辅导:2014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节约成本 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