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模拟试题>审计模拟题

谭心怡整理07年CPA审计第四章试题

来源:233网校 2008年1月15日

三、判断题
1、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提供了行为标准,而职业道德准则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各项业务符合相应的专业标准提供了保障。()
2、在有限保证的其他鉴证业务中,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至少足以使注册会计师获得某种有意义的保证水平,以此作为注册会计师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3、在承接其他鉴证业务之后,如果要求将其他鉴证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或将合理保证的其他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其他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不得同意这一变更。()
4、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5、如果项目负责人不接受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建议,项目负责人认为程序和结论合理,在记录相关过程后可出具报告。()
6、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是针对每个审计项目而制定的,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都应遵守的标准。()
7、当鉴证业务服务于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定目的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鉴证报告中注明该报告的特定使用者或特定目的,对报告的用途加以限定。()
8、当鉴证对象适当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实施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对关于鉴证对象的信息提出的适当鉴证结论,但由于在鉴证过程中要大量利用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9、D公司上年度会计报表由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多次使用假发票。在审查D公司本年度会计报表时,G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部门负责人要求项目负责人在外勤审计开始后首先将全部销售发票送往税务部门或其他权威的发票鉴定部门进行鉴定。()
10、如果注意到可能导致对鉴证对象信息重大修改的某个事项,即使执行的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也应执行其他足够的程序追踪该事项,以支持其报告。()
11、张华作为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就项目组成员是否遵守独立性要求形成结论。如发现有威胁独立性的迹象,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如这些措施仍不能解决问题,应向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必要时解除业务约定。()
12、中天恒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张某担任ABC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当外勤审计工作进行到第三天时,因健康原因被解除项目负责人职务。中天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当日决定改由周某担任项目负责人,则周某不仅应对其接任后的审计工作负责,而且应对接任前的工作负责。()
13、如果执业过程中项目组各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尚未解决,项目负责人就不能出具报告,否则将有失应有的谨慎,难以合理保证质量控制的目标。()
14、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如果项目组就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则应形成完整、详细的咨询记录,并得到被咨询者对记录的认可。()
15、客户基于某种考虑和需要可能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获取业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或摘录部分工作底稿,会计师事务所无条件答应。()
16、对已承接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不可以将该项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
17、《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所称的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18、在鉴证业务中,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
四、简答题
1、试述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有何区别?
2、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时,复核人员应当考虑哪些事项?
3、什么是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复核方法是什么?什么时间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如何判断会计师事务所对什么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复核?
========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审计结论只能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2、答案:C解析:
3、答案:D解析:
4、答案:C解析:A:如果A审计小组中有熟悉生物或制药行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必要另请专家;B: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并不要求项目组每个成员的单独工作能力,只对项目组的整体胜任能力提出了要求;C:马先生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不能参加该审计小组;D:老L所鉴证的并非小L的工作结果。
5、答案:D解析: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基准对象绩效评价和计量,都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6、答案:D解析: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某项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程序予以解决。
7、答案:D解析:如果有迹象表明发票的盖章是伪造的,才有必要实施程序D
8、答案:B解析:注册会计师不能承接不胜任的业务。这里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是对专家和业务助理人员的要求。
9、答案:B解析:质量控制准则规定对每个业务至少委派一名项目负责人,A并无不当;B中告知履历的做法不妥。
C.D属于准则规定。
10、答案:C解析:A: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B:至少选取一项进行检查;D:参与业务的人员不应当承担该项目的检查工作。
11、答案:B解析:由于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B不正确。
12、答案:A解析:由于在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而
B.
C.D均是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的。
13、答案:D解析:由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D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解析:
2、答案:BCD解析:
3、答案:BCD解析:
4、答案:ABC解析:
5、答案:ABCD解析:
6、答案:AC解析: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
7、答案:BCD解析:相对于审计准则而言,A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小组“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参与审计”后,能够具有执行该项审计业务的知识和实务经验即可。
8、答案:ABD解析:书面确认函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形式的。
9、答案:ABC解析:聘请专家协助的工作范围应当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范围以外的其他方面,D中内容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范围。
10、答案:ABCD解析: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规定。
11、答案:ABCD解析:
12、答案:ABCD解析: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附则的规定。
13、答案:ABCD解析: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
14、答案:ABCD解析: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
15、答案:AB解析:无论业务范围受到责任方还是客观的限制,注册会计师应当视受到限制的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的报告。因业务范围受到限制而变更业务类型是不适当的。
16、答案:ABCD解析:项目负责人应当就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要求是否得到遵守形成结论所采取的措施有:
(1)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相关信息,以识别、评价对独立性造成威胁的情况和关系;(2)评价已识别的违反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情况,以确定是否对审计业务的独立性造成威胁;(3)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消除对独立性的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对未能解决的事项,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以便会计师事务所采取适当的行动;(4)记录与独立性有关的结论及讨论情况。
17、答案:ABCD解析:根据教材和准则规定,项目负责人应当对咨询承担的责任包括:(1)对项目组就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适当咨询负责;(2)确信项目组成员在审计过程中就相关事项进行了适当咨询,咨询的对象可能是项目组成员,或本所内部或外部的其他适当人员;(3)确信这些咨询的性质、范围以及形成的结论已得到记录,并经被咨询者认可;(4)确定咨询形成的结论已得到执行。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前者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后面的说法应当是:质量控制准则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业务符合相应的专业标准提供了保障。
2、答案:√解析:
3、答案:×解析:如果有合理理由,可鉴证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或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4、答案:√解析:
5、答案:×解析:只有在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处理意见分歧的程序解决重大事项后,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
6、答案:×解析:审计质量控制是整个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的工作;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所遵循的管理标准,是针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控制而制定的。
7、答案:√解析: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第二十二条。
8、答案:×解析: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使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基本一致。
9、答案:×解析:反应过度。事实上,在本次审计中对上次发现的问题保持足够的谨慎即可,没有必要在尚未发现舞弊迹象的情况下进行专门检验。
10、答案:√解析:无论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还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注意到某事项可能导致其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需要重大修改产生疑虑,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其他足够的程序追踪该事项以支持其报告。
11、答案:√解析:
12、答案:√解析:在审计过程中更换项目负责人后,新任项目负责人应当对截至变更日已完成的工作实施足够的复核程序,以确信此前计划和实施的工作符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既然已作这些确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13、答案:√解析: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
14、答案:√解析:
15、答案:×解析:在实务中,客户基于某种考虑和需要可能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获取业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或摘录部分工作底稿。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确保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制度规定的前提下,考虑具体业务的特点和分析客户要求的合理性,谨慎决定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如果披露这些信息损害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的有效性,就不应当满足客户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的是,对鉴证业务,如果披露这些信息损害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独立性,就不得向客户提供相关工作底稿信息。
16、答案:×解析:对于已承接地鉴证业务,如果没有合理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该项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或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17、答案:×解析:《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所称的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18、答案:√解析:在鉴证业务中,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四、简答题
1、答案: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目标不同。合理保证的目标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的目标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但有限保证的保证水平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保证水平,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
(2)证据收集程序不同。在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中,为了能够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与合理保证的鉴过业务相比,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等方面是有意识地加以限制的,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3)所需证据数量不同。由于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不同,相应地,在两类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收集证据的数量也不同。提供合理保证比提供有限保证需要更充分的证据。
(4)鉴证业务风险不同。鉴证业务风险通常体现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鉴证对象信息在鉴证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对于同一个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进行鉴证,不管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其重大错报风险均不存在差异。但检查风险则不然,这是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的高低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程序收集证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由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证据收集程序在上述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因此,其检查风险高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相应地,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风险水平高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风险水平。
(5)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不同。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相比,注册会计师在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中实施的证据收集程序更为系统和全面,收集的证据更充分,提供的保证水平更高,相应地,鉴证后的鉴证对象信息也更为可信。
(6)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提供的保证水平不同,鉴证后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也不同,为了使预期使用者能够清楚了解二者的区别,二者提出结论的方式也不同。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7)注册会计师责任大小不同。注册会计师在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中承担的责任要大于在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中承担的责任。
(8)业务收费不同。对于同一个鉴证对象来说,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相比,前者提供的保证水平高于后者、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高于后者、证据收集程序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高于后者、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高于后者,因此,业务收费水平也高于后者。
2、答案:(1)项目组就特定审计业务对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作出的评价;
(2)在审计过程中识别的特别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3)作出的判断,尤其是关于重要性和特别风险的判断;
(4)是否就已存在的意见分歧、其他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了适当咨询,以及咨询得出的结论;(5)在审计中识别的已更正的错误的重要性及处理情况;
(6)拟与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其他方面沟通的事项;
(7)所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反应了针对重大判断执行的工作,是否支付得出的结论;
(8)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适当性。
3、答案:(1)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客观评价的过程。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①与项目负责人进行讨论;
②复核财务报表或其他业务对象信息及报告,尤其考虑报告是否适当;
③选取与项目组做出重大判断及形成结论有关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范围取决于业务的复杂程度和出具不恰当报告的风险。
(3)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在出具报告前完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4)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要求对特定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以客观评价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以及在准备报告时得出的结论。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当包括下列要求:
①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②规定适当的标准,据此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以确定是否应当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③对符合适当标准的所有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在制定用于确定除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业务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标准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下列事项:
①业务的性质,包括涉及公众利益的范围;②在某项业务或某类业务中已识别的异常情况或风险;③法律法规是否要求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