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税收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复习笔记

2006年12月2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二、税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理论、我国税制结构、国际税收及税法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考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考试内容

  (一)税收原则

  掌握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形式。

  制定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和政策时必须依照整体协调一致的基本准则或指导思想。这种基本准则或指导思想就是税收原则。

  自由资本主义:英国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平等、确实、便利、少征收费用”

  垄断资本主义: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瓦格纳:“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

  现代资本主义:凯恩斯:“公平,效率,稳定”

  中国的税收原则:财政、经济、社会三原则。

  1.财政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财政原则:具体可以分为足额、稳定和适度。在税制设计上应采取宽税基、低税率的基本思路。

  2.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效率):使税收的征收活动能够发挥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引导经济的良性运行,尽量避免使经济结构扭曲或失衡,减少效率损失,尤其要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3.社会原则(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体现人人平等思想。纵向体现能者多纳思想。纵以横为前提和基础。横是纵的特例和环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采用累进税率)

  (二)税收负担

  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熟悉宏观税负指标和微观税负指标,掌握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熟悉税与费的区别,掌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掌握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1.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是衡量纳税人承受因纳税而形成经济负担的程度,简称税负。

  税收负担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根本依据。

责编:exam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