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15000㎡,地下两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800m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总高20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总承包合同。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企业质量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基坑支护工程分包给某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单位。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实施检查和考核。
一楼大厅支模高度为9m,施工单位编制了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后,及时进行专项方案专家论证。论证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出5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论证后,专家组给出明确的结论:修改后通过。
施工过程中对物料提升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时发现,卷筒边缘设置防止钢丝绳脱出的防护装置;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卡固定,数量为2个且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5倍,绳卡正反交替设置。
【问题】
1.简述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有哪些?
2.简述施工企业质量计划监督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3.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检查和考核应包括哪些内容?
4.分别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中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5.除了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外,还有哪些设备设施在安装、搭设过程中或完成后应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分别写出本工程物料提升机使用过程中错误之处的正确做法。
1.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1)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要求;(2)项目管理规划大纲;(3)项目设计文件;(4)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5)质量管理其他要求。
2.施工企业质量计划的监督检查:
(1)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工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审定。
(2)对施工过程及质量进行检查,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3)应保持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按规定的职责、方式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
(4)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3.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及资格情况;
(2)分包(供)单位违约、违章情况;
(3)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绩效。
4.错误一: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理由: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
错误二:其中1名专家是该工程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理由: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5.(1)还有:塔吊等起重设备、外用施工电梯、电气设备、脚手架、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等。
(2)错误之处的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①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当采用绳卡时,绳卡应与绳径匹配,其数量不得少于3个且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②绳卡滑鞍放在受力绳的一侧,不得正反交错设置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