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公寓楼项目,地下 2 层,地上 14 层,5 层以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5 层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基坑深度 9m,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
施工期间发生以下事件:
在某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钻孔过程中,距离孔口 5m 处出现了坍孔现象,据调查是因为泥浆比重不够导致。项目部随即制定了处理方案。基坑开挖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轻型触探,并检验合格,具有完整的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因此施工单位申请验槽。
本工程施工采用工具化、标准化的工装系统,施工单位制定了仅包含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单位对该专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竖向构件采用连通腔灌浆施工,连通灌浆区域内两个灌浆套筒间距离 2m,连通腔内预制构件底部与下方已完成结构上表面的最小间隙 5mm。灌浆作业采取压浆法从上口灌注,当浆料从下口流出时及时封堵,浆料在加水后 1h 内用完。本着控制造价,节约材料的原则,收集散落的灌浆料拌合物,同时将剩余的拌合物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
部分构件安装施工方案如下:
(1)预制柱安装:按照边柱、中柱、角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
(2)预制剪力墙板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内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
(3)预制梁和叠合梁板安装:安装顺序应遵循先次梁、后主梁,先高后低的原则。
监理工程师指出上述构件安装施工方案存在不妥之处,要求限期整改。
施工单位通过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堆放等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
1.灌注桩钻孔过程中,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引起坍孔?基坑验槽的资料和条件还有哪些?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包括哪些内容?指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写出构件安装方案的正确做法。
4.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措施还有哪些?
1.(1)引起坍孔的原因还有:
①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②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坍塌。
③在松散砂层中钻孔时,进尺速度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
④冲击(抓)锥或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
⑤用爆破处理孔内孤石、探头石时,炸药量过大,造成很大震动。
(2)基坑验槽的资料和条件还有:①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到场;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③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④基底为无扰动的原状土,留置有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 100mm;⑤轻型动力触探记录。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
(2)不妥之处 1:竖向构件采用连通腔灌浆施工,连通灌浆区域内两个灌浆套筒间距离 2m;
正确做法:连通灌浆区域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离不宜超过 1.5m。
不妥之处 2:连通腔内预制构件底部与下方已完成结构上表面的最小间隙 5mm;
正确做法:连通腔内预制构件底部与下方已完成结构上表面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 10mm。
不妥之处 3:灌浆作业采取压浆法从上口灌注,当浆料从下口流出时及时封堵;
正确做法: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灌浆套筒下灌浆孔注入,当灌浆料拌合物从构件其他灌浆孔、出浆孔平稳流出后应及时封堵。
不妥之处 4:浆料在制备后 1h 内用完;
正确做法:浆料宜在加水后 30min 内用完。
不妥之处 5:本着控制造价,节约材料的原则,收集散落的灌浆料拌合物,同时将剩余的拌合物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
正确做法:散落的灌浆料拌合物不得二次使用;剩余的拌合物不得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
3.正确做法:
预制柱安装: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
预制剪力墙板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
预制梁和叠合梁板安装: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
4.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措施还有:碎石类、粉类的建筑垃圾进行级配后用作基坑肥槽、路基的回填材料;采用移动式快速加工机械,将废旧砖瓦、废旧混凝土就地分拣、粉碎、分级,变为可再生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