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20年一建市政案例真题及解析答案,共五道案例题,前3题每题20分,后2题每题30分,共120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一建市政案例真题
案例一
【背景材料】
某单位承建城镇主干道大修工程,道路全长2km,红线宽50m,路幅分配情况如图1-1所示,现状路面结构为40m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0m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80m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工程主要内容为:①对道路破损部位进行翻挖补强。②铣刨40mm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后,加铺40mmSMA-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接到任务后,项目部对现状道路进行综合调查,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交通导行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及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导行方案如图1-2所示,因办理占道、挖掘等相关手续,实际开工如期比计划日期滞后2个月。


道路封闭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部进场后对沉陷、坑槽等部位进行了翻挖探查,发现左幅基层存在大面积弹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单位现场确定处理方案,拟采用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换填,并签字确认。
事件2:为保证工期,项目部集中力量迅速完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结果为合格。项目部完成AC-25下面层施工后对纵向接缝进行了简单清扫便开始摊铺AC-20中面层,最后转换交通进行右幅施工。由于左幅道理基层没有破损现象。考虑到工期紧,在沥青摊铺前对既有路面铣刨、修补后,项目部申请全路线封闭施工,报告批准后开始进行上面层摊铺工作。
问题:
1、交通导行方案还需报哪个部门审批?
2、根据交通导行平面示意图,请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各为哪个疏导作业区?
3、事件1中,确定基层处理方案需要哪些单位参加?
4、事件2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检验与验收的主控项目有哪些?
5、请指出沥青摊铺工作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第一问;
交通导行方案实施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后组织实施。还需要道路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问;
①:警告区;②:缓冲区;③:作业区;④:终止区
第三问;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第四问;
主控项目:原材料、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
第五问;
不妥之处:接缝未进行处理;
正确做法:左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将右幅的沥青混凝土毛槎切齐,接缝处涂刷粘层油并对接槎软化再铺新料,上面层摊铺前纵向接缝处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玻纤网等土工织物,上下层接槎位置错开300~400mm。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污水管道工程,管道全长1.5km。采用DN12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平均覆土深度约6m。考虑现场地质水文条件,项目部准备采用“拉森钢板桩+钢围檩+钢支撑”的支护方式,沟槽支护情况详见图2。

图2沟槽支护示意图(标高单位:m;尺寸单位:mm)
项目部编制了“沟槽支护,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因缺少降水专项方案被制定为“修改后通过”。项目部经计算补充了管井降水措施,方案获“通过”,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在沟槽开挖到槽底后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槽底无浸水,扰动,槽底高程、中线、宽度符合设计要求。项目部认为沟槽开挖验收合格,拟开始后续垫层施工。在完成下游3个井段管道安装及检查井砌筑后,抽取其中1个井段进行了闭水试验。试验渗水量为0.0285L/(min.m)。[规范规定ND1200钢筋混凝土管合格渗水量不大于43.3m³/24h.km]。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拟增加现场作业人员。
问题:
1、写出钢板桩围护方式的优点。
2、管井成孔时是否需要泥浆护壁,写出滤管与孔壁间填充滤料的名称,写出确定滤管内径的因素是什么?
3、写出项目部”沟槽开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中缺失的项目。
4、列式计算该井段闭水试验渗水量结果是否合格?
5、写出新进场工人上岗前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问;
强度高,桩与桩之间的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具有施工灵活 ,板桩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第二问;
2-1.需要泥浆护壁 ;
2-2.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成分的圆砾;
2-3.按满足单井设计流量要求而配置的水泵规格确定。
第三问;
缺失的项目有:地基承载力、压实度、厚度。
第四问;
依据规范要求渗水量不大于43.3m3/ (24h.km) ,换算单位为:43.3x1000L/ (24x60min.1x1000m) =43300L/ (1440min.1000m) (2分) =0.0301L/ (min.m) > 0.0285L/ (min.m),满足规范要求,结果合格。
第五问;
(1)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2)进行实名制平台登记,一线作业人员不超过50周岁;
(3)进行了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岗前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4)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5)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案例三
【背景材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跨河城市桥梁, 基础均采用φ15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设计为端承桩,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2D (D为桩基直径) ;桩顶采用盖梁连接,盖梁高度为1200mm,顶面标高为20.000m。 河床地基揭示依次为淤泥、淤泥质黏土、黏土、泥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岩。
项目部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明确如下内容:
(1)下部结构施工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方案,水上作业平台结构为φ600mm钢管桩+型钢+人字钢板搭设,水上作业平台如图3所示;
(2)根据桩基设计类型及桥位、水文、地质笔情况设备选用“2000型”正循环回旋钻孔施工(另配牙轮钻头等),成桩方式未定。
(3)图中A结构名称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4)由于设计对孔底沉渣厚度未做具体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当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及图3,指出水上作业平台应设置哪些安全设施?
2、施工方案(2)中,指出项目部选择钻机类型的理由及成桩方式。
3、施工方案(3) 中,所指构件A的名称是什么?构件A施工时需使用哪些机械配合,构件A应高出施工水位多少米?
4、结合背景资料及图3,列式计算3#-①桩的桩长。
5、在施工方案(4)中,指出孔底沉渣厚度的最大允许值。
第一问;
水上作业平台上应设置:周边设置护栏及防撞设施;警示标志、警示灯及照明设施;防触电设施;台面防滑设施;护筒孔口加盖;救生衣及救生圈等。
第二问;
2-1. 理由;正循环回旋钻适用于本工程桩基处地质条件,钻进速度快(效率高) ,成孔稳定性高(不易塌孔)。
2-2. 成桩方式:泥浆护壁成孔桩
第三问;
3-1. A:护筒;
3-2. 施工机械:吊车(吊装机械) ,振动锤;
3-3. 应高出施工水位2m。
第四问;
桩顶标高:20.000m-1.2m= 18.800m ;
桩底标高:-15.000m-1 .5x2m=-18.000m
桩长:18.800- (-18.000) =36.8m
第五问;
孔底沉渣厚度的最大允许值为100mm。
案例四
【背景材料】
某市为了交通发展需修建一条双向快速环线(如图4 -1所示),里程桩号为K0+000~K19+998.984。建设单位将该建设项目划分为10个标段。项目清单如表4所示,当年10月份进行招标,拟定工期为24个月,同时成立了管理公司,由其代建。

各投标单位按要求中标后,管理公司召开设计交底会,与会参加的有设计、勘察、施工单位等。开会时,有③、⑤标段的施工单位提出自己中标的项目中各有1座泄洪沟小桥的桥位将会制约相邻标段的通行,给施工带来不便,建议改为过路管涵,管理公司表示认同,并请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施工现场采取封闭管理,按变更后的图纸组织现场施工。
③标段的施工单位向管理公司提交了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如图4-2所示)


问题:
1、按表4所示,根据各项目特征,该建设项目有几个单位工程?写出其中⑤标段A的项目内容。⑩标段完成的长度为多少米?
2、成立的管理公司担当哪个单位的职责?与会者还缺哪家单位?
3、③⑤标段的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的理由是否合理?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设计申请,管理公司应如何处理?为保证现场封闭施工,施工单位最先完成与最后完成的工作是什么?
4、写出③标段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中出现不妥之处,应该怎样调整?
第一问;
1-1.29个单位工程
1-2. A: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沿路跨河中小桥
1-3. ⑩标段完成的长度为:19998.984-18000=1998.984m
第二问;
2-1. 成立的管理公司担当建设单位(甲方)的职责;
2-2.与会者还缺少监理单位。
第三问;
3-1.变更理由合理。
3-2. 管理公司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核实,安排监理单位审查,管理公司进行审批(签认),再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最后委托监理单位出具变更令。
3-3.最先完成的是:搭建围挡(围墙)及出入口的定位;最后完成的是:拆除围挡及场地恢复。
第四问;
不妥之处①:过路管涵竣工在道路工程竣工后。调整:过路管涵在排水工程之前竣工。
不妥之处②:排水工程与道路工程同步竣工。调整:排水工程在道路工程之前竣工。
不妥之处③:准备工作与竣工验收时间过长;应该压缩准备工作与竣工验收时间。
案例五
【背景材料】
A公司承建某地下水池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抗渗等级为P8。水池结构内设有三道钢筋混凝土隔墙,顶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及人孔,水池结构如图5-1、5-2所示。
A公司项目部将场区内降水工程分包给B公司。结构施工正值雨期,为满足施工开挖及结构抗浮要求,B公司编制了降排水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送监理单位。
水池顶板混凝土采用支架整体现浇,项目部编制了顶板支架支拆施工方案,明确了拆除支架时混凝土强度、拆除安全措施,如设置上下爬梯、洞口防护等。
项目部计划在顶板模板拆除后,进行底板防水施工,然后再进行满水试验,被监理工程师制止。
项目部编制了水池满水试验方案,方案中对试验流程、试验前准备工作、注水过程、水位观测、质量、安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经审批后进行了满水试验。


问题:
1、B公司方案报送审批流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请说明B公司降水注意事项、降水结束时间。
3、项目部拆除顶板支架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请说明理由。请列举拆除支架时,还有哪些安全措施?
4、请说明监理工程师制止项目部施工的理由。
5、满水试验前,需要对哪个部位进行压力验算?水池注水过程中,项目部应关注哪些易渗漏水部位?除了对水位观测外,还应进行哪个项目观测?
6、请说明满水试验水位观测时,水位测针的初读数与末读数的测读时间;计算池壁和池底的浸湿面积(单位:㎡)。
第一问;
1-1.不正确;
1-2. 理由:本基坑开挖深度已经超过5m (0.25+4.5+0.5+0.1=5.35m),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方案应由A 、B 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单位公章后送审论证。
第二问;
2-1.降水注意事项:
(1)降低后的水位满足施工要求(基底以下不小于0.5m);
(2)周边环境的保护(地表下沉,周围建筑物开裂,地下管线变形) ;
(3)施工期间不得间断降水;
(4)对降水所用的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有备用机具;
(5)排放的水应输送至降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
2-2.降水结束时间:水池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且水池具备抗浮条件时。
第三问;
3-1.顶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达到35MPa)
3-2.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板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拆除模板支架。
3-3.安全措施:
①设警示标志,专人指挥。
②工人佩戴必要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③采取强制通风,气体检测,36v以下低压防水灯。
④支架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⑤严禁抛扔模板、杆件,分类码放。
第四问;
理由: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应在满水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防水施工。
第五问;
5-1.对池壁DN900预埋钢套管、进出水口的临时封堵进行压力验算。
5-2.易渗漏水部位,池壁的施工缝位置,预留孔洞,预埋管口,池壁对拉螺杆螺栓孔封堵处、池壁混凝土裂缝处还应进行外观观测。
第六问;
6-1.初读数: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末读数:初读数后间隔不少于24h后。
6-2.浸湿面积: 池底:18x16-0.25x 11x3= 279.75㎡
池壁:水池注满水的高度为:4.50+ 0.25- 1.25=3.5m
3.5x(16+18) x2=238㎡
池壁和池底浸湿总面积为:279.75+238=517.75㎡
注意:对于池壁和池底浸湿面积的计算存在争议,建议理解此题即可,不需要过多纠结。 理解一:池壁扣减隔墙面积,池底不扣减; 理解二:池底扣减隔墙面积,池壁不扣减; 理解三:池壁扣减隔墙面积,池底也扣减隔墙面积。 关于套管面积,因为套管位置本身也需要封堵,而且封堵位置也有渗水可能性,所以计算浸湿面积时不能扣除。
👇👇下方扫码,免费获取一建近5年完整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