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水利水电工程辅导 > 水利水电工程学习笔记

施工定额的测定在倒虹吸施工中的运用

来源:233网校 2008-02-25 09:41:00

  三、测时法在倒虹吸施工中的运用

  在国道307线路基工程施工中,衡水项目一分部沿线共有29道倒虹吸。其中K0+000~K6+836.5段有20道,每道长度16米;K6+836.5~K13+668段有9道,每道长度20米,全线倒虹吸管径为50cm,两侧竖井尺寸一致。下面以16m长的倒虹吸施工为例,简述一下利用测时法测定施工定额的情况。

  倒虹吸施工工序:开挖→清槽铺砼垫块→下管→浇注砼(管底垫层和竖井基础)→竖井抹面→回填砂砾(40cm)→填土到原地面。下面测定的是浇注砼的过程。

  第一次观测:

  1、工作时间:下午2点5分开始,3点20分结束,作业时间75分钟。

  2、工 作 量:浇筑倒虹吸管基础砼垫层和两侧竖井基础砼,共计4.0+0.9×2=5.8 立方米砼。

  3、参加人数:9人。(手推车3人,搅拌机2人,1人振捣,1人抹面,2人倒砼)

  4、根据以上所测内容进行计算:

  (1)每人每分钟的产量:5.8÷75÷9=0.0086立方米

  (2)每人每工的产量:0.0086×390=3.35立方米(人为放宽工时90分钟,故实际作业时间为8×60-90=390分钟)

  (3)依据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关系,可算出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即

  1÷3.35=0.30工日。说明每浇注1方砼需要0.30个工日。

  第二次观测:

  1、工作时间:下午2点40分开始,3点30分结束。因缺料,需到料场拉,故第一阶段作业时间50分钟;第二阶段从下午4点20分开始,4点40分结束,作业时间20分钟。

  2、工 作 量:第一阶段浇筑倒虹吸管基础垫层和一侧竖井基础砼,即4.0+0.9=4.9立方米砼;第二阶段浇筑另一侧竖井基础砼0.9立方米.

  3、参加人数:第一阶段11人,(手推车3人,搅拌机2人,2人倒料,2人卸料,1人振捣,1人抹面)。第二阶段6人,(手推车2人,搅拌机1人,2人倒砼,1人振捣、抹面 )。

  4、根据以上所测内容进行计算:

  (1)第一阶段每人每分钟的产量:4.9÷50÷11=0.0089M3每人每工的产量:0.0089×390=3.47立方米

  (2)第二阶段每人每分钟的产量:0.9÷20÷6=0.0075 m3 每人每工的产量:0.0075×390=2.93立方米

  (3)取两个阶段的算术平均值:(3.47+2.93)÷2=3.20立方米

  (4)根据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关系计算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即

  1÷3.20=0.31工日。说明每浇注1方砼需要0.31个工日。

  通过这两次观测可以看出,第一次测定的单位产品时间定额为0.30工日,第二次测定的单位产品时间定额为0.31工日。那么,一个单项工程究竟要观测多少次才能保证观测资料的精确程度呢?也就是说,如何确定观测次数呢?一般说来,观测次数越多,得出的结果误差越小,但若无尽止的观测既耗费精力又浪费时间,而观测次数太少,得出的结果不精确,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实践证明,测定次数与单项测时数列的稳定系数有很大关系,所谓稳定系数是指对同一单项工程测定数列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即

  K稳定=Amax /Amin 式中:Amax所测数列中最大值:Amin所测数列中最小值。

  稳定系数越接近1说明测定越准确。此单项工程观测了6次,测得每次,每工的产量数值分别为2.94,3.02,3.17,3.20,3.35,3.51,根据此组数列,计算稳定系数值,K=3.51/2.94=1.19,查得测定系数5—8次的稳定系数值为1.5,实测的稳定系数值小于查表得的稳定系数值,这说明所测得的这组数列较稳定、可靠,可以利用算术平均值确定此组数列,即(2.94+3.02+3.17+3.20+3.35+3.51)/6=3.20立方米,每方砼用工:1÷3.20=0.313工日。

  施工定额的测定是一项费时、繁复的工作,要求观测者认真细致,记录数据详实可靠。通过测定可以不断地对现行的施工定额进行改进,编制更有效可行的补充定额,以便使施工定额更好地发挥它的实效。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